有人問:這樣公平嗎? Is it fair ? by mini 江敏妮
每個人到主面前時,主會赦免他所有的罪
那當好人和當壞人有什麼差別
就算做惡多端到最後主還是會幫壞人承擔不是嗎
這樣公平嗎?
以下是我的回應:
=================================
一、「到最後」的審判時間點是哪裡?
希伯來書9:27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世上的人都以為審判是在活著的時候、或死亡那一刻就蓋棺論定;
若是這樣,那人類實在沒有盼望!
但在基督徒的信仰裡、在世上的時間只是短暫的、
死後的審判──才是最後的結局:
啟示錄20:12 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
啟示錄20:10 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裏,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
=================================
二、先對「做惡多端」及「好人」、「壞人」下定義:
原罪Sin──人內心的罪性:驕傲(Pride)、憤怒(Wrath)、妒忌(Envy)、不貞潔(Lust)、貪食(Gluttony)、懶惰(Sloth)、貪婪(Greed)…等等
「原罪」會像種子發芽長葉一樣、漸漸衍生出「罪行」:
罪行crime──貪污、剽竊、偷盜、詐欺、兇殺、淫亂…等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嫉恨別人、那我們跟殺人犯、罪是一樣的重,只是我們沒有機會下手而已。若我們擁有跟殺人犯一樣的成長環景及時空背景、我們可能跟他一樣~
另外、有正義感的人也未必討神的喜悅、因為他(她)可能自以為義、行義過份、因不明真相而屈枉正直、反而傷害更多的弱勢。
羅馬書 3:10-12 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 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馬太福音5:21-26 「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斷;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你同告你的對頭還在路上,就趕緊與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給審判官,審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監裏了。我實在告訴你,若有一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裏出來。」
馬太福音5:27-30 「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姦淫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裏。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
詩篇19:12 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
我們可能自己都不認識自己的罪性及問題、只有上帝知道。
撒母耳記上16:7…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耶利米書17:9-10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我─耶和華是鑒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結果報應他。
三、「赦免」的前提是「真心悔改」:
歷代志下7:14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是否真心悔改是很容易分辨的。當事人自己心裡也有數。
若你說:那人若悔改後就又犯罪、赦免他不公平!你要看他犯罪的原因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陷下去的?那是上帝的工作、不是我們的工作。因為人會陷入自己的主觀及私心、導致無法有智慧去分辨別人的動機。
雅各書4:12 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
四、不要心懷不平。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箴言
24:16 因為,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惡人卻被禍患傾倒。
24:17 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
24:18 恐怕耶和華看見就不喜悅,將怒氣從仇敵身上轉過來。
24:19 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
24:20 因為,惡人終不得善報;惡人的燈也必熄滅。
羅馬書
12:17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12:18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12:19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譯: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12:20 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12:21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Revelation 20:12 And I saw the dead, great and small, taking their places before the high seat; and the books were open, and another book was open, which is the book of life; and the dead were judged by the things which were in the books, even by their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