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5W簡介】 Hebrews compiled by mini
《 Who / Whom 》
作者:不詳。許多學者認為是保羅、證據有三:
1.本書強調「基督超過律法」跟保羅的特別啟示相符合(來10:1,弗3:1-7,西2:17)。
2.作者必是一位熱心猶太法律、對希伯來同胞有熱愛的人。保羅無疑最具備這樣條件。
3.13:23提及提摩太已釋放,並說:「他若快來,我必同他去見你們」。提摩太常受保羅差派或共同出入。
※反對者認為:
1.本書沒有明言作者是誰;;而保羅其他13封書信中都有寫明。
2.作者沒有運用使徒權柄;
3.本書39次引用舊約,大多是希臘文;但保羅書信中引用舊約都是希伯來文。
4.本書2:3暗示作者不是耶穌傳道工作的目擊者,但保羅是親自見過主的(徒9:1-9;林前15:8)。
5.其他推測:巴拿巴、路加、亞波羅、百基拉、西拉、腓力:
http://a2z.fhl.net/bible/b-hebrew.html
收信人:大多認為是寫給「一群住在羅馬的猶太基督徒」,熟悉舊約及希臘哲學:
1.羅馬可能有家庭團契存在(來10:25, 羅5:12,11:13,18; 16:5,14,15)
2.信中要收信人忍受逼迫、和羅馬政府逼迫手段相符(10:32,33,12:4)
3.「從義大利來的」聖徒,可能是向他們在羅馬的弟兄問安;認識作者和提摩太(13:23)
4.整本語氣像希臘化作品,不像猶太人拉比文學
5.書中提到收信人十分慷慨(10:34,13:16),不太像貧窮的耶路撒冷教會
※有認為收信地點是:該撒利亞、敘利亞安提阿、以弗所、歌羅西、亞歷山太...。
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intro/nt_hebrews.html
《 When 》
寫作日期:約西元66~70年間。中國東漢
1.本書提及的會幕,祭司、聖殿禮節仍存在,可見當時羅馬軍兵尚未攻佔聖城(聖殿於主後70年被毀);12章亦暗示大迫害未到。
2.按2:3和13:7可知受書人是下一輩信徒(5:12;10:32),他們屬靈前輩大概都已去世;
3.不會早於主後65年,因為本書寫成時提摩太已出獄(來13:23,提後4:13)。
《 Where 》
寫作地點:不詳。
某些古卷有「寫於羅馬」或「寫於義大利」附註、由「從義大利來的人也問你們安」(十三24)演繹出來。也可能在亞西亞。
《 Why 》
寫作目的:
當時耶路撒冷教會經歷憂患,使徒被殺,散居在外的基督徒有些開始灰心、停止聚會(10:25;12:3)、信徒懷疑:
1.神既不改變,怎能廢棄他與列祖所立的約而另立新約?
2.基督未生之前,舊約的人豈不同樣蒙神悅納,今何以不能沿用?何必為此擔當基督徒「惡名」(徒11:26)?
3.既相信耶穌為彌賽亞,何以不見基督所帶來的祝福?反之各人的處境與國家的處境都日益艱難?
希伯來書經文內容提到:他們信心開始動搖(3:14),對所聽的道漸不重視(2:1),在神的應許上似乎趕不上(4:1),因當前所遭遇到的艱難而灰心疲倦(12:3,12),失去當初那種勇敢與熱忱(3:6;10:32,35),對從前引導他們的神僕留下的信心榜樣已遺忘(13:7),已經瀕臨會被異端教訓勾引去的危險(13:9)。
《 What 》
書名
1.「希伯來」意謂「渡過」、「渡河」
2.「希伯來人」是「渡河的人」: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人
3.「希伯來書」是「信心之書」:進入至聖所的路
體裁:不採用一般信件格式(卻以書信方式結尾),較像一篇講章。
鑰節:『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相,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他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來1:3)
鑰字
更美、更(更好)17次(3:3上,3下;4:12;6:13;7:19,22;8:6上,6中,6下;9:11,14,23;10:34;11:4,11:16,26,35,40;12:24)
完全、全備、成全11次(2:10;5:9;6:1;7:11;9:9,11;10:1,14;11:40;12:23;13:21)
永遠、永17次(1:8重覆用,1:12;5:6;7:17,21,24,28;9:12,14,15;10:12,14;13:8;20,21重覆用)
永生4次(3:12;9:14;10:31;12:22)
血25次(2:14二次;9:7,12二次,13,14,18,19,20,9:21,22二次,25;10:4,19,29;11:28;12:4;24三次;13:11,13:12,20)
約21次(8:6二次,7二次;8:8,9二次,10,13二次;9:1,4二次,15二次,18,20;10:16,29;12:24;13:20)
救恩8次(1:14;2:3二次,10;5:9;6:9,9:28;11:7等)原文在新約40餘次
一次11次(6:4;7:27;9:7,12,26,28;10:10,12,10:14;12:26,27)
大綱
基督的超越-教義:
遠超先知(1:1-3)
遠超天使(1:4-2:18)
遠超摩西(3:1-19)
遠超約書亞(4:1-13)
遠超亞倫(4:14-7:28)
遠超帳幕(8:1-9:10)
遠超立舊約的血(9:11-28)
遠超舊約的祭(10:1-13)
遠超舊約(8:1-13;10:16-18)
基督徒的超越-實踐:
新的信心(10:19-11:40)
新的盼望(12:1-29)
新的愛心(13:1-25)章節分段: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58Heb/58GT00.doc
特點:
1. 福音勝於律法、新約勝於舊約、基督勝於舊約眾神僕
2. 舊約是新約的預表,新約是舊約的實踐。
3. 每章皆引用舊約、共39次、像一本舊約註解書:
一章7次(1:5中,5下,6,7,8-9,10-12,13),二章4次(2:6-8,12,13上,13下),三章2次(3:7-11,15),四章4次(4:3,4,5,7),五章2次(5:5,6),六章1次(6:14),七章2次(7:17,21),八章3次(8:5,8-9,10-12),九章1次(9:20),十章6次(10:5-7,16,17, 30上,30下,37-38),十一章1次(11:18),十二章4次(12:5-6,20,21,26),十三章2次(13:5,6)
4. 列出42個「耶穌基督的身份」:
https://cat51332002.pixnet.net/blog/post/70490769
5. 強調「基督超越性」:
(1) 名分超越天使
(2) 身份超越摩西
(3) 事奉超越亞倫, 麥基洗得
(4) 超越舊約(祭司制度,祭物,祭禮…)
(5) 超越罪惡
(6) 超越自己—犧牲的愛
6. 信心偉人:(第11章)
(1) 亞伯—亞伯的血,有聲音從地裏向神哀告,要神按著公義為他報仇,討那流他血之人的罪。
(2) 以諾—因著信被神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一生與神同行。
(3) 挪亞—因著信,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
(4)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
(5) 以撒—因著信,就指著將來的事給雅各、以掃祝福。
(6) 雅各—因著信,臨死的時候,給約瑟的兩個兒子各自祝福,扶著杖頭敬拜神。
(7) 約瑟—因著信,臨終的時候,提到以色列族將來要出埃及,並為自己的骸骨留下遺命。
(8) 摩西的父母—因見他是個俊美的孩子,就因著信,把他藏了三個月,並不怕王命。
(9) 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離開埃及,守逾越節,過紅海如行乾地。
(10) 約書亞—以色列人因著信,圍繞耶利哥城七日,城牆就倒塌了。
(11) 妓女喇合—因著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一同滅亡。
(12) 巴拉,基甸,耶弗他—因信制伏仇敵。
(13) 大衛—因信成為合乎神心意的人。
(14) 撒母耳—因信成為神轉移時代的先知。
(15) 但以理—因信堵了獅子的口。但以理三友,因信與神子同行在火窯中。
(16) 以利亞,以利沙—因信使死人復活。
(17) 撒迦利亞,司提反被石頭打死,以賽亞被鋸鋸死,耶利米被埃及暴民打死。歷代無數世界不配有的人,因信忍受嚴刑不苟且得生,殉道者的數目要添滿。
7. 五次警戒:
(一) 二1~4
2:3 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
(二) 三7~四13
3:7-8聖靈有話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
4:3 但我們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那安息、正如神所說、『我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三) 五11~六12
6:4-6 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
(四) 十26~39
10:26 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
(五) 十二14~29
12:16 …有貪戀世俗如以掃的.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
8. 六大「基督道理的開端」(來6:1-2):
(1) 懊悔死行:死行—帶來死亡的行為
(2) 信靠神
(3) 各樣洗禮
(4) 按手之禮:祭司歸罪給羊、為兒子祝福、醫病、接聖職、差遣保羅巴拿巴、分賜恩賜給提摩太…
(5) 死人復活
(6) 永遠審判、各等教訓。
9. 五大恩典(來6:4-5):
(1) 已經蒙了光照
(2) 嘗過天恩的滋味
(3) 於聖靈有分
(4) 嘗過神善道的滋味
(5) 覺悟來世權能
引自:http://tw.myblog.yahoo.com/minicat-2006/article?mid=3682
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58Heb/58GT00.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