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八法──享受你的讀經生活 Enjoy Bible study
袁海生牧師
聖經乃是基督徒生活最高的準則與依據,因此,對基督徒來說,讀經的生活是不可少的。但可惜的是有些基督徒由於掌握不到讀經的方法,以致認為讀聖經是沉悶的,結果漸漸就疏於在讀經生活上的操練,養成了不讀經而靠在主日敬拜中拾到的零散靈糧而生活,甚至單靠自己個人的喜好而生活,結果做了多年的基督徒,生命仍然沒有多大的改變與進步。
其實基督徒的讀經生活乃是一種屬靈的操練,是需要有堅強意志的參與的。假若願意在這方面作出操練的人再能掌握一些讀經的方法,為自己定下一些目標,其實基督徒的讀經生活一點也不沉悶的,相反,甚至可以說是多姿多彩的。因此在這裏簡單提出八個讀經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盼望那些已有穩定讀經生活的人能改善自己的讀經生活,未有讀經生活的人能找到自己讀經生活的樂趣。
(一) 順序速讀法
這方法是按照聖經原有的排列次序由舊約開始,以快速的方法研讀,讀完舊約之後再讀新約,然之後又再由舊約開始。採用這種讀經方法的目的,不在於要詳細明白聖經的教訓及其中深層的屬靈意義;目的主要在一短時間之內對聖經的內容有一全面性的瞭解,能將聖經一些連貫的歷史與真理歸納在一起,幫助讀經的人能在短時間之內明白每卷書的內容,掌握其中的中心思想,增加讀經的人對讀經的興趣。故這樣的讀經方法,比較適合初信的人採用。
全本聖經共有1189章,若每日讀五章的話,那麼,八個月之內,我們們就可以將聖經讀完一遍。若每日讀三至四章的話,一年內就可以將聖經讀完一次,若是以瀏覽的方式去閱讀,普通一個人大概只需三分鐘就可以讀完一章,故此若一個人每日願意花十五分鐘來讀經的話,他一定可以在八至十二個月之內讀完聖經一次。
(二) 順序精讀法
這方法基本上與前面的方法相同,只是閱讀的時間與前面的方法有很大的差別,當然,其中的結果亦會有很大的不同。速讀的方法既然是要在短時間內讀幾章聖經,那麼我們就不能要求在個別的字義,屬靈的教訓上有太深的體會。但精讀卻不同,精讀的篇幅可能在十五至卅分鐘之內只讀十至十餘節,讀的時候是要慢慢咀嚼、細心揣摩,一邊讀、一邊默想。有時會為自己所犯的罪而嘆息,有時會為神的作為獻上感恩,這樣的讀經方法是要體會神話語與我們的關係,經驗神與我們的同在,這樣的讀經方法,比較適合對聖經內容有基本的掌握的人採用。又或者一些願意追求的人,可將此方法與上述方法一起配合使用:每一日用一段時間速讀,一段時間精讀聖經,例如每日上班時在巴士、在地鐵上帶備袖珍聖經速讀,在家中、在學校內靈修時則精讀,互相配合,效果更佳。
(三) 活用選讀法
經過了順序速讀法之後,一個人對整本聖經已讀了兩、三遍,他對聖經各卷的內容已有基本的認識,他何以按自己的興趣,選取其中的一、兩卷,用一季、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把這一、兩卷書讀它十遍、廿遍。不但速讀,並且加上其他的工具書、註譯書的幫助,務求是對這一、兩卷書作出細心的發掘與自省。讓它們的信息能充份光照我們的生命。舉例若一個人對苦難有興趣,他可以選讀《約伯記》;對基督徒處世之道有興趣,他可以讀《箴言》或《雅各書》;對初期教會的發展有興趣,可以讀《使徒行傳》等。
(四) 參照對比法
信徒除了可以隨意在特定的時間內選讀一、兩卷獨立的書卷研讀外,並且還可以選讀一些有關連的經卷,以比較的形式去讀,目的在使書卷與書卷之間之內容能互相補充,互相輝映。經過慎密的比較之後,讀經的人能得更大的幫助。例如,一起讀《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能幫助讀經者對教會初期的成立與發展有更全面的認識。一起讀四福音能使我們更清楚掌握基督的生平。甚至我們可以把新、舊約的經卷一起讀。例如一起讀《利未記》與《希伯來書》就能幫助我們對基督徒的事奉與生活有更深切的瞭解。
(五) 分題研習法
這個方法不在於把讀經的範圍限於某兩、三卷書。其重點乃放在某神學的主題上。首先讀經者要從聖經中選出一些神學大題,例如苦難、成聖、信心、末世觀等。然之後讀經的人要透過一些工具書,如串珠聖經,經文彙編等將全本聖經的相關經文找出,再用其他的工具書如註譯等幫助自己去明白讀神學大題的內容並與自己信仰與生活的關係,從而提升自己的生命質素。
(六) 人物傳記法
讀經者的分題研習不單可以放在某神學大題上,亦可以將其放在聖經的人物傳記中。例如我們可以借助經文彙編,找出有關亞伯拉罕、摩西、以利亞、保羅、彼得等的經文,詳細閱讀,再借助其他的工具書作詳細的分析,以致我們能對該聖經的人物的生平、人生的經歷、危機、生命的質素、與神的關係有進一步的認識,並且瞭解他的人生經驗對我們有甚麼關係與提醒。中國的諺語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人物傳記的讀經法就是要讓我們能從別「人」的鏡子中為我們吸取屬靈的教訓。
(七) 偉大篇章研究法
全本聖經1189章都是神所默示的,但不過在這些聖經中卻有幾百章是特別重要,是值得我們更詳細去閱讀與作出更深入的研究的。若能將這些篇章選取出來,詳細與反覆的閱讀,就其鑰字、鑰節、中心思想與教訓反覆推敲,必定會對我們的信仰與信心有極大的幫助。例如《創世記》一章中所記載的宇宙初開;第二章所記神對人的創造;第十二章神對亞伯拉罕的呼召;詩篇第一篇的有福人生;第廿三篇的耶和華是我們的牧者等,都是一些偉大的篇章。
(八) 歸納查經法
這方法通常應用於整本或整卷閱讀之後,再就每段作仔細的分析與研究之時。這方法一般分成三個步驟,即觀察、解釋與應用。
(1) 觀察。就某段經文發出英文六個”W”的問題。即:何人”Who”、何處”Where”、何時”When”、何事”What”、為何”Why”與如何”How”的問題。以幫助找出經文的事實與背景等。
(2) 解釋:再藉默想或工具書等幫助找出其中文法與詞句等的意思,從而找出該段經文的信息與亮光。
(3) 應用:從所得的信息與亮光中進行默想與反省,檢討個人對神、對人、對己與處事的關係。
聖經既然是神所默示的,神一定不會將一本沒有用與沉悶的書賜給我們。問題在於我們有沒有方法去讀,去找出其中的寶藏,去繼續引起我們去作更深的追求與認識的興趣。若大家想進一步認識讀經的方法。在這裏推薦一本我們教會圖書館的藏書,是由陳潤棠牧師與陳金獅牧者合著的【簡易讀經與解經法】,裏面對基督徒的讀經法與原則有更詳細的記述。最後,願意以詩篇第一篇2節與大家互勉:「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資料來源:
http://www.hkccc.org.hk/tec/topic_sharing(1)_0802.htm
http://www.way-of-grace.org/Bible_Study01.jpg
Psalms 1:2 but whose delight is in the law of the Lord, and who meditates on his law day and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