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 Manasseh Repents in Prison瑪拿西王
《歷代志上下》創意大綱 compiled by mini
1 Chronicles & 2 Chronicles creative outlines
【歷代志上】
大綱三
一.以色列的族譜(1:1-9:44) 1. 以色列的祖先 2. 以色列的各支派 3. 從巴比倫被擄之地歸回的人 |
這段經文中一長串的名單,讓我們看到神在人類歷史之中,從亞當到所羅巴伯時期的作為。其中有些名字使我們記起他們堅定的信仰,另有些人則讓人想起悲慘的失敗,雖然我們對其中的大多數並不熟悉,或不知道,神卻知道。在我們死後,神也要記念我們。 |
二.大衛作王(10:1-29:30) 1. 大衛作全以色列的王 2. 大衛將約櫃運到耶路撒冷 3. 大衛的軍事業績 4. 大衛對建造聖殿的準備工作 |
大衛愛耶和華,想為祂建造聖殿來代替會幕,但神不應允其請求。大衛對聖殿最大的貢獻不是建造而是準備。我們在世之時可能看不見自己為神勞苦的功效,但是大衛的榜樣使我們明白,我們事奉神,不要在乎看不看得到自己努力的功效,乃要讓神看見祂的功效。 |
大綱四
一、族譜(一~九章)
1、列族譜系(一章) 2、猶大譜系(二~四23)
3、其他譜系(四24~九章)
二、國事(十~廿一章)
1、王位堅定(十~十二章) 2、敬奉約櫃(十三~十七章)
3、戰勝仇敵(十八~廿一章)
三、宗教(廿二~廿九章)
1、等待建殿(廿二章) 2、分派職務(廿三~廿七章)
3、最後提示(廿八~廿九章)
大綱五 簡介
一1-十14 作領袖的鑑戒 十一1-9 漫談屬靈領袖
十一10-47 勇士的質素 十二1-40 知所追隨
十三1-14 轉喜為悲 十四1-17 誰是真神?
十五1-十六3 再迎約櫃 十六4-43 大衛的讚歌
十七1-15 請求建殿 十七16-27 基於應許的禱告
十八1-17 戰無不勝的秘訣 十九1-19 與亞捫人爭戰
廿1-8 顯赫的戰蹟 廿一1-17 落在神手中
廿一18-31 災難的結束 廿二1-18 籌建聖殿
廿三1-32 利未人的職任 廿四1-31 分班事奉
廿五1-31 聖殿的音樂 廿六1-32 利未人的職守
廿七1-34 作官長 廿八1-10 建殿的遺願(上)
廿八11-21 建殿的遺願(下) 廿九1-9 再思奉獻
廿九10-19 奉獻禱文 廿九20-30 建殿聚會的尾聲
【歷代志下】
大綱六
一、所羅門王(一~九章)
1、所羅門的豐盛(一章) 2、所羅門的建殿(二~七章)
3、所羅門的尊榮(八~九章)
二、猶大列王(十~卅六章)
1、猶大前三王(十~十六章) 2、約沙法作王(十七~廿章)
3、外患與內亂(廿一~廿八章) 4、希西家復興(廿九~卅二章)
5、最後的衰亡(卅三~卅六章)
大綱七
一1~17 智慧與豐盛 二1~18 熱心與預備
三1~17 建造敬拜的聖殿 四1~22 殿內的設備
五1~14 求自潔.神顯現 六1~11 信實的神成就救恩
六12~17 求神繼續施恩 六18~31 具體的懇求(上)
六32~42 具體的懇求(下) 七1~10 聖殿奉獻禮
七11~22 有條件的應許與警告 八1~10 大展鴻圖
八11~18 神聖的事奉 九1~12 偉人背後
九13~21 人間至榮耀的日子 九22~31 一生的成就
十1~11 錯誤的抉擇 十12~19 無法挽回的定局
十一1~23 成功管治猶大 十二1~16 離棄神的收場
十三1~12 爭戰前的寶訓 十三13~22 倚靠神必得勝
十四1~15 尋求神的結果 十五1~19 奮力從事改革
十六1~14 晚節不保 十七1~19 深化改革
十八1~11 向罪惡勢力妥協 十八12~34 真先知的勝利
十九1~11 謹慎行主道 廿1~19 靠神面對敵人
廿20~37 靠神全然得勝 廿一1~20 乏善可陳的一生
廿二1~12 惡勢力蔓延 廿三1~21 重掌王權
廿四1~16 重修聖殿 廿四17~27 忘恩負義
廿五1~16 心不專誠的鑑戒 廿五17~28 心高氣傲的收場
廿六1~23 才略與生命 廿七1~9 美中不足的憾事
廿八1~15 知罪悔改的勇氣 廿八16~27 亂投藥石的掙紮
廿九1~19 重立更新的誓盟 廿九20~36 以誠以靈的獻祭
卅1~27 同心合意的守節 卅一1~21 甘心樂意守誡命
卅二1~15 剛強壯膽的爭戰 卅二16~23 禱告呼求的得勝
卅二24~33 引以為咎的憾事 卅三1~9 從心所欲的罪惡
卅三10~25 被罰受苦的更新 卅四1~13 循序漸進的成長
卅四14~33 喜出望外的復興 卅五1~27 信行相稱的敬拜
卅六1~10 被神離棄的慘況 卅六11~23 義怒
大綱八
一、所羅門的王國(一至九)
1、所羅門的敬拜、智慧和財富(一)
2、所羅門為聖殿所作的預備、興建和奉獻(二至七)
3、所羅門的全盛時期(八1至九28)
4、所羅門之死(九29~31)
二、王國的分裂(十)
三、南國猶大(十一1至卅六19)
1、羅波安王(十一至十二) 2、亞比雅王(十三)
3、亞撒王(十四至十六) 4、約沙法王(十七至廿)
5、約蘭王(廿一) 6、亞哈謝王(廿二1~9)
7、太后亞他利雅篡位(廿二10至廿三21)
8、約阿施王(廿四) 9、亞瑪謝王(廿五)
10、烏西雅王(廿六) 11、約坦王(廿七)
12、亞哈斯王(廿八) 13、希西家王(廿九至卅二)
14、瑪拿西王(卅三1~20) 15、亞們王(卅三21~25)
16、約西亞王(卅四至卅五) 17、約哈斯王(卅六1~3)
18、約雅敬王(卅六4~8) 19、約雅斤王(卅六9~10)
20、西底家王(卅六11~19)
參考資料: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http://www.hebrew.idv.tw/inchroni.htm
http://www.aboutbible.net/Ab/B.10.Chronicles.html
http://www.chhoc.org.tw/f2_truth/index.php?load=read&id=27
http://www.chhoc.org.tw/f2_truth/index.php?load=read&id=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