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ancku.org.tw/20070928_Jericho_Joshua.htm
《約書亞記》小札記 Joshua
書名
『巴勒斯坦征服記』、得那地。它以耶和華對約書亞的任命為始(書一1-9),以埋葬約書亞、以利亞撒和約瑟的骸骨為終(二十四29-33)。征服迦南的道德問題,可以用「聖戰」的觀念來解釋。
作者
約書亞=耶穌=耶和華拯救。希伯來文、希臘文、中文,均以主角約書亞為名,叫「約書亞記」。
約書亞110歲過世(同約瑟、約瑟葬以法蓮示劍)、葬以法蓮亭拿西拉(書19:50, 24:30)(同祭司以利亞撒)
約書亞名意「救主」,預表耶穌。約書亞85歲接任摩西,七年率民爭戰攻克迦南。「迦南」就是進入基督裏的安息。(來三~四章)
本書為約書亞所著(廿四26),他屬於以法蓮支派,是嫩的兒子,其原名何西阿,摩西給他起名,希伯來話叫約書亞,與耶穌之名同意(希臘文),即耶和華為救主的意思。他是摩西的幫手,是十二探子之一(書一1;民十三8,16~20;代上七27);據猶史家約瑟弗所說,他在八十五歲時繼任摩西職分,除了攻克迦南所費時間約六年外,其餘生廿五年完全致力安頓與治理以色列十二支派,死時享壽一百一十歲,葬於以法蓮境內的亭拿西拉(書廿四29,30)。他是一位大有信心膽量的偉大將軍,在本書末了有一段跋語(廿四29~33),可能是非尼哈所添寫之外(廿四33),其餘大部分為約書亞所寫,因此而得名(參書一1;三7;五2,9,14,15;廿四25~26)。
寫作年代
基本上,約書亞記與其他歷史書的作者一樣,都是匿名的。雖然猶太法典他勒目認為作者是約書亞(除了他去世那段以外),但是全書中不斷出現「直到今日」(書4:9; 5:9; 6:25; 7:26; 8:28-29; 9:27; 10:27; 13:13; 15:63; 16:10)一語,顯示事件的發生與記錄之間,相隔一段時日。一般而言,可以確定的是約書亞記至列王記在主前第六世紀都已經完成了,但無法指明某卷書是否更早達到目前的形式。雖然,無法確定本書是否於被擄之前完成,但其中許多材料屬於較早的。例如:有好幾座城是以較古代的名字提的(15:9「巴拉」、13「基列亞巴」、49「基列薩拿」);西頓似乎比推羅重要(13:4-6和 19:28,在大衛時代已經是推羅比較重要); 13:4「亞摩利人的全境」指著腓尼基以北的亞摩利國,但它在主前第十二世紀可能已經滅亡;10:13提到的「雅煞珥書」大概是王國早期的作品等等。
除本書「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一1)外,舊約還記載了好些不同的「約書亞」:
(一)伯示麥人約書亞。被非利士人擄去的約櫃,在禮送回來時曾停留在他的田間(撒上六14~18)。
(二)約西亞王的時代,耶路撒撒冷的市長(邑宰)約書亞(王下廿三8)。
(三)與所羅巴伯一同回國的一位首領約書亞,他曾在耶路撒冷擔任大祭司(亞三1),聖經把他譯
為耶書亞(拉二2,三2等)。
(四)大衛王劃分祭司班次時的一位班長耶書亞(代上廿四11),原文也是約書亞,下同。(歷代
志、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為出自同一作者,所以譯者亦同以耶書亞繙其名,藉以別於摩西的
幫手之名)。
(五)希西家王時代的一個利未人耶書亞(代下卅一15)。
(六)回國時代的眾人中,也有一位不知其為何許人的耶書亞及其子孫(拉二6;尼七11)。
(七)有子孫七十四名一同回國的耶書亞(拉二40;尼十二8)。
(八)尼希米時代,管理米斯巴的以謝的父親耶書亞(尼三19)。
(九)利未人亞撒尼的兒子耶書亞(尼十9)等。
在摩西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以前,並沒有人叫做約書亞的,越到後期纔越多人使用。這不但引導我們要想了解約書亞名字的來源及其涵義,也暗示了本書的著作年代和其信息的所在。
時間:
(1) 1451 B.C. ~ 1426 B.C. 包括的時間約有二十六年,其對象為以色列會眾。
(2) 1375B.C.
地點:摩押平原、迦南的示劍
史地簡介:在本書中有三個重要的戰地名城,列出分述如下:
(1)耶利哥:意芬芳,為約但河流域之要城,靠近約但河六哩,離死海北約十八哩,距耶路撒冷東北六○哩,全面積約 七英畝 ,城垣極其堅固,原是迦南一座王城,土地肥沃,人民豐富,此城亦稱為棕樹城(申卅四1,3;士一16),神曉喻約書亞吩咐一切兵丁,七日繞城七次,城牆就塌陷了(六15~17)。他所說修城喪子的預言(六26),約於主前五五○年後亞哈王時代,已經應驗(王上十六34),此城據考古學家發現舊址器物證明,被毀於主前一四○○年,與約書亞時期相符。
(2)艾城:意一片荒廢,艾城又名亞雅和亞葉(尼十一31;賽十28),古時屬便雅憫之一鎮,其地位於伯特利東南約六、七里路,亞伯拉罕曾在那裏支搭帳棚(創十二8;十三3)。約書亞攻克後,又謀攻艾城,最後被焚(七1~3;八18,19,28),以色列民返回故土,稽核民數時,曾經提到艾城人的名數。(拉二28;尼七32;十一31)
(3)吉甲:意滾開,係位於耶利哥東九里,離約但河十三里,為以色列人渡約但河,頭一次安營之地,約書亞曾自河底取十二塊石頭立於吉甲,以作永久紀念,並製火石刀,第二次給選民行割禮,將埃及人的羞辱,從他們身上輥去,因此那地方名吉甲(四~五全)。關於此地事蹟記載甚多,希讀者注意查考之(六~十七全;撒上七16;十8;十一14,15;十三12;十五21,32;撒下十九15~40;尼十二29;何四15;九15;十二11;摩四4;五5;彌六5)。此外,又有一村(申十一30;王下二1;四38),及一國(書十二23)與吉甲同名者。
特色:常出現:『直到今日』
https://cat51332002.pixnet.net/blog/post/70500747
1.地位上是承先啟後;屬靈上,屬靈爭戰,不在乎兵力的多寡。
2.神的引導-耶和華軍隊的元帥。
3.要章:喇合(2)、過約但河(3)、破耶利哥城(6)、亞干的罪(7)、基遍人詭計(9)、日月停止(10)、設立逃城(20)、約書亞卒(23)。
難題:喇合撒謊
撒謊是罪,但神赦罪,是因人悔改及信神,喇合信靠神(異教環境長大),向官員撒謊,所冒殺身之禍的危險更大,顯出其信心堅定,且因行為稱義。
內容:https://cat51332002.pixnet.net/blog/post/70498557
精華篇
神蹟:(1) 日月停止 (2) 耶利哥 (3) 嗎哪停止
耶利哥之役成功因素: (1) 信心 (2) 順服。
約書亞記記述四個敬拜中心:
(一)吉甲:五9~10,九6,十6、7、9、15、43。
(二)基遍:九~十章(仍以吉甲為大本營)。
(三)示羅:十八~廿二章。
(四)示劍:廿四章。
※ 派幾個人從耶利哥去窺探伯特利東近伯亞文的艾城、沒禱告, 兩三千人被殺36人;
亞干(猶大+他瑪=謝拉的後裔)藏示拿物件…在亞割谷(連累)被石頭打死。
第二次選3萬人, 挑約5千人埋伏。
回溯:10-12章
擊敗五王(亞摩利人):10:1-27這事豈不是寫在雅煞珥書上嗎?日頭停住約一日之久。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的。他們把腳踏在這些王的頸項上。隨後約書亞將這五王殺死,掛在五棵樹上直到晚上、丟在他們藏過的洞裏,把幾塊大石頭放在洞口,直存到今日。
攻取諸邑:10:28-43從加低斯巴尼亞到迦薩、歌珊全地,直到基遍。回到吉甲。
焚夏瑣:11:1-15
約書亞佔領的土地:11:16-23
約書亞奪了那全地,就是山地、一帶南地、歌珊全地、高原、亞拉巴、以色列的山地,和山下的高原。 從上西珥的哈拉山,直到黑門山下黎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爭戰了許多年日。將住山地、希伯崙、底璧、亞拿伯、猶大山地、以色列山地所有的亞衲族人剪除…只在迦薩、迦特,和亞實突有留下的。
擊殺之諸王:
河東:摩西擊敗的諸王
12:1-6摩西將他們的地賜給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為業。
河西:約書亞擊敗的諸王
12:7-24共計三十一個王。
分未取之地13:1-7 (士師記才攻取)
分配約旦河東之地13:8-14 — 戰勝卻不佔領?非應許之地?沒有趕逐基述人、瑪迦人。
分配約旦河西之地14:1-5約瑟的子孫是兩個支派:瑪拿西、以法蓮,所以沒有把地分給利未人。
迦勒得希伯崙為業14:6-15 (猶大支派) 攻取希伯崙和底璧15:13-19( 士 1:11-15 )
迦勒從加低斯巴尼亞窺探迦南地正四十歲…摩西起誓:你腳所踏之地定要歸你和你的子孫永遠為業…現今八十五歲…所以希伯崙(從前叫基列亞巴);亞巴是亞衲族中最尊大的人(始祖)。迦勒就從那裏趕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示篩、亞希幔、撻買;又攻擊底璧(從前叫基列西弗)。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奪取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押撒勸丈夫求一塊田,她說: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水泉。她父親就把上泉下泉賜給她。
繪製屬靈地圖:(地不可永賣)
(1) 民13:摩西在加低斯巴尼亞派十二個探子前去窺探迦南地。
(2) 書18:約書亞征服迦南地後,要尚未分地的七支派(不含:流便,迦得,瑪拿西,猶大,以法蓮),每派選出三人走遍那地,按各支派應得地業「畫圖」。他們就去走遍那地,按著城邑分作七分,寫在冊子上,回到示羅營中見約書亞。
(3) 尼2:11-16: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首先工作就是察看城牆。尼西米記第三章所記載修建城牆分工之細密,其「察看城牆」之仔細,實在與製作地圖無異;推論其察看時順便繪製地圖也非常合理。
(4) 徒17:18,23,28: 保羅是「遊行」全城、仔細「觀看」後,知道滿城都是偶像,知道「未識之神」的所在和由來。甚至考察雅典詩人作品,從中得知該城的屬靈情況;保羅也研究了以彼古羅和斯多亞兩學派的哲學理論,顯然保羅的眼前似乎有一幅雅典的屬靈地圖。
(5) 王下17:24-33:像是一幅有關撒瑪利亞城的屬靈地圖。
立約:
迦南地示羅—會幕
約旦河濱的基列—證壇 ( 談判者—祭司以利亞撒之子非尼哈+10位支派首領 )
示劍—律法書、石證。
戰役:
北—夏瑣
中—耶利哥、艾城
南—瑪基大、立拿、拉吉(基遍)、基色、伊磯倫、希伯崙、底璧
約書亞記—得勝的書卷;士師記—失敗的書卷。
約書亞記 ~ 以斯帖記 = 以色列人居住迦南的歷史
景教(基督教)入境隨俗、稱夏娃為女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