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omingoutofegypt.com/book-excerpts.html
摩西五經概論
壹、名稱:
一.總稱:摩西五經、律法書、摩西的律法書
二.各卷書名:(中文均係由七十士譯本的希臘文翻譯而來)
1. 創世記:希伯來原名為「起初」
2. 出埃及記:希伯來原名為「他的名字」
3. 利未記:希伯來原名為「利未人的(書)」
4. 民數記:希伯來原名為「在曠野」
5. 申命記:希伯來原名為「話」(希臘文為「律法二讀」)
貳、作者:摩西
一.根據猶太人傳說及新約聖經的明證,確係摩西所著。
二.有些部份應係後人所補充或修改(於轉抄錄時)
1. 申卅四章有關摩西的壽終與埋葬。
2. 創14:14提到「但」的地名,而根據士18:29,該地區原名為「拉億」,至士師時代才改名為「但」,故摩西原著不可能稱之為「但」,應係後人所改。
參、寫作時間:無法詳細考究,只能約略推算。
一. 王上6:1開工建殿為以色列人出埃及後480年,而建殿時約為主前966年,故出埃及時約為主前1446年。
二. 則摩西年代應為(1446+80)~(1446-40)即B.C.1526~1406年。
三. 摩西五經係在行走曠野時寫成,約B.C.1446~1406年(商朝時)。
肆、預表:
一.創世記:創造我們的神→ 預表聖父→選民之始
二.出埃及記:救贖我們的神→預表聖子→選民成族
三.利未記:敬拜和分別為聖→預表聖靈→選民服事
四.民數記:曠野的漂流(不得安息)→預表聖徒→選民悖逆
五.申命記:忠心、謹守與順服→預表聖國(天國)→選民重生
【約書亞記把選民帶進迦南】
【使徒行傳把聖靈帶進教會、預表信徒進迦南】
【啟示錄把我們帶進永生、最後真正的迦南美地】
伍、寫作目的:
一. 創:紀錄創世的經過及選民的由來。
使選民能謹記神的選召與應部C
二. 出:紀錄以色列人被神救贖(出埃及)且被教導如何事奉神。
使選民永在神的保護與引導中。
三. 利:紀錄神所指示以色列人的獻祭的條例與儀式。
使選民能成為聖潔,與神聯合(相交)。
四. 民:紀錄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的過程。
使選民能謹記不信靠順服就不得安息。
五. 申:紀錄神如何恩待、救贖及吩咐以色列人(重述)。
使選民(新一代的,重生的)能永遠順從,遵行神的命令。
陸、獻祭與節期:
一.獻祭:
1.贖罪的祭(預表基督的工作)→ 一定要的、基本義務
A. 贖罪祭(罪性的贖價):獻祭的人承認自己有罪求赦免→ 認罪(著重對神)
B. 贖愆祭(罪行的贖價):獻祭的人認罪並償還損失 →悔改(著重對人)
2.馨香之祭(預表基督的生命)→ 甘心樂意、自動自發的
A. 燔祭(完美的祭物):獻祭的人要將自己完全獻給神→ 獻生命(全心)
B. 素祭(完美的人):獻祭的人要將工作完全獻給神→ 獻生活(全人)
C. 平安祭(與神和好的道路):為感謝、讚美神而獻→ 感恩(讚美)
※ 素祭乃附帶的祭,與燔祭或平安祭同獻
二.節期:
1.預表基督第一次降臨的節期
A. 逾越節(每年正月14日):預表基督是神所預備之羔羊
〔人信主的第一階段,謙卑承認自己有罪,開始接受基督。〕
B. 除酵節(正月15日起七天):預表基督受死,完成救贖工作
〔人信主的第二階段,正式受洗除罪。〕(又稱無酵節)
C. 初熟節(正月16日):預表基督從死裡復活為初熟的果子
〔人信主的第三階段,與基督同活。〕 (林前15:20)
D. 五旬節(三月6日):預表聖靈降臨,內住在信徒裡面
〔人信主的第四階段,真正重生聖靈內住。〕(又稱收割節)
2.預表基督第二次降臨的節期(利廿三:23-44)
A. 吹角節( 七月1日)
當有聖會:預表天上的會(啟四:1)
預表號筒末次吹響,信徒被提(林前15:51)(其實是號筒第一次吹響)
B.贖罪日( 七月10日)
這天不刻苦己心的都要剪除:預表以色列人要忍耐到底才得救
預表在大災難中,以色列全家認罪歸主(羅11:26)
C.住棚節( 七月15日 起八天)
預表千禧年的安息與歡樂〔可詳讀林前十五章、帖前四:13--18〕
柒、分段:
一.創世記:
1.神與創造
A.神與創造(1~2章) B.始祖墮落(3~5章)
C.洪水氾濫(6~9章) D.萬國分建(10~11章)
2.選民之始
A.亞伯拉罕(12~24章) B.以撒(25~27章)
C.雅各(28~36章) D.約瑟(37~50章)
二.出埃及記:
1.被奴役:
A.在埃及為奴(1~2章)
B.摩西蒙召(3~6章)
2.被救贖:
A.神降十災(7~12章)
B.出埃及(蘭塞--紅海)(13~15章)
C.到西乃(紅海--西乃山)(16~18章)
3.被造就:
A.神頒律法(19~24章)
B.建造會幕(25~40章)
三.利未記:
1.聖潔的事奉:
A.祭物(獻祭之條例)(1~7章)
B.祭司(獻祭的人)(8~10章)
2.聖潔的生活:
A. 個人的聖潔--食物、生育、痲瘋、血漏 (11~15章)
B. 贖罪日 (16章)
C. 與人相處的道德生活 寄居者、骨肉之親、鄰舍、家庭、祭司(17~22章)
D. 七個節期(23~25章)
E. 其他的律:安息、禧年、敬拜、許願(26~27章)
四.民數記:
1.在西乃的曠野(預備行走)
A.數點百姓(1~4章)
B.潔淨百姓(5~9章)
2.在巴蘭的曠野(延宕、流浪)
A.發怨、背叛(10~12章)
B.窺探迦南(13~14章)
C.死在曠野(15~20章)
3.在摩押平原(應許之等候)
A.錯謬的先知(22~25章)
B.再數百姓(26章)
C.再曉諭百姓(27~36章)
五.申命記:
1.過去(回顧歷史):
A.走過的路(1~3章)
B.重溫律法(4~11章)
2.現在(檢討現狀、重新分別為聖):
A.神是聖潔的(關於信仰)(12~16章)
B.神是公義的(關於國家)(17~20章)
C.神是慈愛的(關於社會)(21~26章)
3.未來(前瞻、傳承):
A.神所立之約(27~30章)
B.摩西臨終(31~34章)
捌、對比:
一.創世記 V.S. 出埃及記
1.人類的努力與失敗←→神的能力與得勝
2.預備一個民族←→拯救一個民族
3.流浪到埃及←→流亡在埃及
4.以色列全家七十人←→以色列全族60萬人(男丁)
5.洪水滅世←→寶血救贖
二.出埃及記 V.S. 利未記
1.赦免(得救)←→潔淨(得贖)
2.上帝來找人(揀選、呼召)←→人去親近神(聖潔、敬拜)
3.離開埃及(離開世界)←→分別為聖(進入神國)
三.民數記 V.S. 申命記 V.S. 約書亞記
1.第一代(犯罪、死亡)←第二代記取教訓→第二代得勝
(摩西、亞倫) (摩西、約書亞) (約書亞)
2.第一代(未真正進入應許之地) ← 重申應許 → 第二代真正得到
3.神發怒的啟示 ← 神慈愛的啟示 → 神大能的啟示
摩西五經大綱
聖經簡單大綱的第一部分是摩西寫的五本書,稱為摩西五經。
第一卷 創世記
一.主題
創世記(Genesis)這個字意思即「始原」,「起源」。
創世記書中所記的,事實上也是有關各種事物的開始。
因此,我們給這本書的題目是:「開始」
二.分段大綱
創世記可以分為兩大段:
1. 上古史 (一至十一章)
這段歷史記載了由創造至種族的開始。
A. 創造 -- 宇宙萬物的開始 (一至二章)
B. 墮落 -- 罪惡的開始 (三至五章)
C. 洪水 -- 環境改變的開始 (六至十章)
D. 分散 -- 種族的開始 (十一章)
2.先祖史 (十二至五十章)
以色列民族的開始。
A. 亞伯拉罕 (十二至廿五章)
B. 以撒 (廿六至廿七章)
C. 雅各 (廿八至卅六章)
D. 約瑟 (卅七至五十章)
第二卷 出埃及記
一. 主題
出埃及記(Exodus)這個字意即「出離」,「離開」。
本書記載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受苦,但神藉摩西的手
救他們離開這個受苦之地。
我們可以給這本書的題目是:「拯救」。
二. 分段
本書可分為三段:
1. 出離埃及 -- 脫離轄制 一至十八章
所謂蒙拯救就是脫離轄制,得以自由。
A. 準備 一至四章
B. 攔阻 五至十一章
C. 前行 十二至十八章
2. 頒佈律法 -- 讓神管理 十九至廿四章
真正蒙拯救,得自由的人不是妄作胡為,乃是讓神管治。
A.十誡 -- 總綱 廿章
B.律例 -- 道德上 廿一至廿二章
C.典章 -- 靈性上 廿三至廿四章
3. 建造會幕 -- 事奉敬拜 廿五至四十章
蒙拯救的人要與神同行,事奉敬拜祂。
A.計劃 廿五至卅一章
B.阻延 卅二至卅四章
C.完成 卅五至四十章
第三卷 利未記
一. 主題
利未記(Leviticus)意即「利未的」,「利未人的」。
利未人是事奉神的人,本書則論到如何事奉神。
拯救是神對人的慈愛,事奉則是人對神慈愛的回應。
我們可以給本書一個題目:「事奉」。
二. 分段
本書可以分為兩部分:-
1. 事奉的基礎 -- 獻祭 一至十章
A.祭禮 一至五章
人能事奉神需要靠祭物和祭禮
B.祭司 六至十章
人能事奉神要透過祭司
2. 事奉的表現 -- 聖潔 十一至廿七章
A.聖潔的百姓 十一至廿章
B.聖潔的祭司 廿一至廿二章
C.聖潔的節期 廿三至廿五章
D.聖潔的律例 廿六至廿七章
第四卷 民數記
一. 主題
民數記(Numbers)意即數目,民數。
民數記有兩次數點民數。兩次數目差不多,但前後卻相
隔了四十年。這四十年,他們在曠野漂流,浪費光陰、生命。
他們沒有滅族,全是出於神的恩慈。
我們可以給這本書一個題目:「漂流」
二. 分段
民數記可以分為三段:-
1. 起行 一至十二章
A. 計算民數 一至四章
B. 分別為聖 五至八章
C. 開始前進 九至十二章
2. 繞行 十三至廿章
A. 小信 -- 繞行的原因 十三至十五章
B. 紛爭 -- 繞行的情況 十六至十九章
C. 領袖的結局 -- 繞行的結果 廿章
3. 前行 廿一至卅六章
A. 得河東地 廿一章
B. 巴蘭事件 廿二至廿五章
C. 再計民數 廿六章
D. 最後吩咐 廿七至卅六章
第五卷 申命記
一. 主題
申命記在希伯來文原意是「說話」,「話語」。是神的話,神的命令。
現用的 Deuteronomy 是由「二次」或「重複」和「律法」,「命令」二字合成。
在進入迦南地之前,面對新生一代,實在有需要把神的命令重述一次,免得忘記。
故申命記的主題一如其名 -- 重申命令。
二. 分段
申命記可分為三段:-
1. 回憶往事 -- 神愛人 一至四章
2. 重申命令 -- 愛神愛人 五至廿八章
3. 臨別贈言 -- 肺腑之愛 廿九至卅四章
資料來源:希望森林『聖經課程』
http://www.seewant.org/?START=TOP&TOP=article&DO=read&sno=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