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珥書》5W簡介 Book of Joel compiled by mini 江敏妮
以蝗蟲為耶和華日子的警告
What (續二)
神學專題
蝗災
關於本書記述的蝗災,解經學者有不同的說法:
一、最簡單的解釋是這是真實的蝗災。當時的確有大批蝗蟲來破壞農作物。至於書中描繪的軍隊,只是詩情的誇張。並且,約珥用了四個名詞描寫自幼蟲長成的蝗蟲,如此詳細,必定是真實的蝗災。
二、也有人認為蝗蟲是指北方來的侵略者,如巴比倫、亞述。
這一派主張:約珥書裏的主要啟示,是神興起了由四種蝗蟲所象徵的四個帝國,開始於巴比倫,繼續於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帝國,來殘害神的選民,小小的以色列國。今天這種殘害仍然繼續著。當這樣的歷史在進行時,神就將祂自己這成為肉體、釘十字架、復活並升天的一位,也就是經過過程、終極完成的三一神作為那靈,澆灌在信基督的人身上。那個澆灌產生了召會,開始了奧祕時代。有關召會的每一件事都是奧祕,這奧祕乃是基督的顯現。我們現今是在召會裏,我們所作的都是奧祕的,為要引進基督最終的顯現,帶進復興的時期,就是千年國;千年國乃是新天新地同新耶路撒冷的序幕。這就是約珥書的啟示。
三、也可能是指一切外患,包括埃及與希臘,因他們的大軍多如蝗蟲。
四、也有人認為蝗災是指末時的災難,因為本書有啟示文學的意味,這種說法也可以和真實蝗災的說法綜合,是最好的。也就是說在先知說話的當時的確是講蝗災,但蝗災也預表了末時要臨到的災難。
耶和華的日子
賽13:6你們要哀號,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
賽13:9耶和華的日子臨到,必有殘忍、忿恨、烈怒,使這地荒涼,從其中除滅罪人。
結13:5沒有上去堵擋破口,也沒有為以色列家重修牆垣,使他們當耶和華的日子在陣上站立得住。
結30:3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就是密雲之日,列國受罰之期。
珥1:15哀哉!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
珥2:1你們要在錫安吹角,在我聖山吹出大聲。國中的居民都要發顫;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將到,已經臨近。
珥2:11耶和華在他軍旅前發聲,他的隊伍甚大;成就他命的是強盛者。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大而可畏,誰能當得起呢?
珥2:28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
珥3:14許多許多的人在斷定谷,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斷定谷。
摩5:18想望耶和華日子來到的有禍了!你們為何想望耶和華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沒有光明,
摩5:20耶和華的日子不是黑暗沒有光明嗎?不是幽暗毫無光輝嗎?
番1:7你要在主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快到。耶和華已經預備祭物,將他的客分別為聖。
亞14:1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你的財物必被搶掠,在你中間分散。
瑪4:1萬軍之耶和華說:「那日臨近,勢如燒著的火爐,凡狂傲的和行惡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燒盡,根本枝條一無存留。
一、日子Day
1、名詞 n.
2、整本聖經中出現567次/528節(其中約珥書出現11次/10節)
3、一個包括夜晚的時間片段(創一8),既一日的24小時。1這各字詞用來指到一個時代(「日子」,太二十四37),2或人類歷史的一個時期(創八22),3或特別指到抹某件難忘的事件(賽九4),4或一個重要時間(番一14-16),這個字詞通常帶有一個象徵性含義。某「日」之所以重要,許多時候是在於當中所發生的事,而非從時序的角度來衡量。在五旬節當天,彼得透過基督的降世與和聖靈降臨,識別神的日子,可以說是應驗了約珥預言的日子(徒二17-21;珥二28-32)。這是一個延長的日子,神 仍願意賜人救恩。「日」這個字用在救贖方面,令人意會到代表一件特別的事(列如出埃及),但是,它更多時候適用來表示一個時代,既神救恩計畫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二、耶和華的日子──神學意義可分為三方面概述-
a、 毫無疑問,耶和華的日子就是神撥亂反正,為義人伸冤的日子。
b、 耶和華的日子處理神義論(Theodicy)的問題,既不但消除罪惡混亂,更把他們所造成之破壞糾正,令所有事撥亂反正。灰色地帶將會消失,一切都會豁然開朗。
c、 既然那日必要來臨,信徒要活在耶和華的亮光中。在黑暗方面,耶和華的日子有審判,在光明方面,那日有巨大的改變,這改變將覆蓋每一個人、整個人類社會、物質世界、甚至全宇宙。
1、耶和華的日子有意判及恩典的成分,它正如我們在(珥2:1-11)所見,開始時是可怕及判決性的,但也包括審判之後的快樂時刻,就是(珥2:20-31)所指的,當我們成為找到這日子的方法時,我們才發現一個新的性質,就是耶和華的日子,也是一個偉大拯救的日子。
2、變黑的日頭與變為血的月亮,令人想起(2:10)蝗蟲遮蔽的景況,但這裡文意脈絡的清楚指著(2:28)以後、(2:29)的在那些的以及(3:1)的當那時、那時候(呂譯),這類的預言經文或是(賽13:10)、(可13:24)與(啟6:12)所描寫的基督再來景象極為顯著,約珥書的作者雖預言末後的審判及應許,但因環境背景以及所屬時代的不同,還是不要把約珥書的經文過分解釋為彌賽亞降臨的戲劇化手法。
3、約珥書中提及「耶和華的日子」有五次之多。從先知約珥使用這句話時,是有三種不同的方法:首先1在(1:15、2:1、11),他說這個蝗災事已經發生過的,只要比較(2:11、25)就可以看出來;2在(2:30),他說這蝗災是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而發生的,我們若參考(徒2:14-21),就知道這段經文是在「末世」才發生的;3從三到四章我們可以知道約珥是指他那一代還活著的人而言,但也不可因為如此救斷定是指過去的某段歷史,因為上下文清楚的指出,要預言全部應驗,但這還要待將來「耶和華的日子」完全降臨才成;因此約珥的用法是混合了歷史和預言的兩種因素在其中,是包括當地的民族性的,目前和將來的幾種因素-大多數的預言中,這個用法是十分普遍的。總括來說,「耶和華的日子」就有三個意思:
a、 是本地的
b、 是最後的
c、 是雙重性的
三、本書的中心主題在強調「耶和華的日子」或「主的日子」這獨特的末世論用語。這主題常出現在先知文學裡面。「耶和華的日子」常以戰爭作背景,涉及神的權柄、干預、裁決等意義。它的神學意思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是神必定掌權,擊敗邪惡勢力。
第二是處理神義論(Theodicy)的問題,邪惡會被嚴懲,行惡者最終會得到應得之報應,正義終會伸張,並賜福給信靠祂的人。
第三是那日的來到,信徒要活在神的亮光中。故此,「耶和華的日子」臨近,雖然是審判的日子,也是得拯救的機會,是盼望的時刻。
約珥書中第一次出現「耶和華的日子」,是先知第一次的呼喚(1:1-20):「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1:15),「毀滅」與「全能者」是諧音,以注重的語氣說出,在希伯來文翻譯為「毀滅從全能者很快會來到」,表示毀滅的嚴重性。這恐怖的日子尚未來到,但是正在臨近之中。在以色列的傳統觀念中,毀滅的對象是以色列的敵人,但是這日子卻是針對著猶大說的,全能的耶和華要來審判以色列,包括領袖,百姓和祭司。1:5-14是一首哀歌,連續的哀歌在16-20節,中間夾凸著是「耶和華的日子」(1:15)。蝗蟲的災害不單是自然的災難,更是神的審判。所以先知呼求耶和華(1:14、19): 是否仍有救贖的恩典,使他們在大而可畏的日子之前,還有機會悔改,遵行神的話,而得著復興?這是先知切心要尋求的。
「耶和華的日子」第二和第三次在珥2:1、11節出現,也是先知作第二次的呼喚(2:1-17)。這日子是密雲、污黑、幽暗的日子,有一隊蝗蟲空前絕後的臨到,叫人走頭無路,進退維谷,比第一次更嚴重。有學者認為這是預言將來有敵國的軍隊,包括馬車來進攻耶路撒冷,亦有認為那是主的作為,是祂在軍隊前發號令,為的是要懲罰那些在犯罪的猶太人。2:11更加展示「耶和華的日子」是大而可畏的日子,是極可怕,從來沒有人能夠當得起、忍受得住,這語氣像耶穌基督曾說過(太24:21-22),也反映在以賽亞的教訓中。以色列子民對約的要求已經失去了起初的愛,產生冷淡的外在敬虔。這關乎救恩的信息,要求他們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神,並要從心裡真誠悔改(2:13),以哀歌的形式表達出懺悔的決心(2:15-17)。扎士(Childs)相信約珥書這次歷史性的災難,與末後的那一次,是息息相關的:「先知可以從一件過去了的歷史事件,自由地走進將要臨到的末世審判中,因為他看見兩件事情均有相同的真相。」
第四次出現「耶和華的日子」是在珥2:31,亦論到悔改後百姓在神裡面的喜樂(2:18-32)。第18節是全書語氣的轉折處,在此節之前,一直是審判的字眼,但到這裡,書中卻充滿祝福和希望了;當全民肯悔改,順服歸回神的帶領,耶和華便施恩典和慈愛,憐恤祂的百姓;在立約的條件下,主動救贖他們,通過北風,把蝗蟲吹到沙漠地帶,趕到大海(2:20);其餘的祝福,包括神加倍賜給猶大過去遭受蝗蟲摧毀的五殼、新酒和油(2:24-27)。此外,耶和華還要賜聖靈給所有的百姓(2:28-29),是毫無保留的,是不分性別、年齡及社會地位的。因著神的大能,神使沒有可能的事都會發生,整個百姓得著救贖,得著赦罪和再造之恩。這聖靈的日子,在五旬節的時候應驗了,門徒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2:1-4)。2:32更應許「凡求告耶和華的名的就必得救」,保羅將它解釋為,是向真以色列人說的,而不是單向肉身為以色列人說的(羅9:6-15)。 「求告主名之人」,就是神所呼召的人(羅9:24),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這是何等盼望的應許!
第五次出現「耶和華的日子」是在珥3:1,這段(3:1-21)提醒世人當敬畏耶和華,並帶有末世的信息。先知提出審判的日子(3:1)、地點(3:2)、原因(3:2-6),他的結論是:那些殘害猶大百姓的列國,最終也要經歷同樣的處罰(3:7-8)。神要在約沙法谷宣告他們應得的判決(3:9-12)。在最後審判的信息中,先知提到三個對比(3:13-21)都是與列國的遭遇有關(3:13-16,19和21)﹐猶大的祝福(3:13-16,18和20),兩者成為強烈的對比。耶和華的賜福包括要作百姓的避難所,以色列人的保障(珥3:16,詩46:1)﹔祂會住在錫安的聖山上,耶路撒冷城必成為聖(3:17)。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表示大豐收,從前乾涸無水已成過去,溪水要川流不息(3:18)﹔猶大和耶路撒冷必會永遠有人居住,列國卻變為荒涼,上帝住在錫安山(3:21)。
在耶和華審判的的日子,全民都受影響(1:2),人沒有警醒(1:5),大地受咒詛(1:10),農作物失收(2:11-12),野獸受苦(1:18)。但是當全民自潔(2:16),悔改歸回時,祂便拯救,大地充滿喜樂(2:21),野獸有青草吃(2:22),農耕豐收(2:22-23),百姓歡喜快樂(2:23),得飽足(2:26);人類與其他創造物,無論審判與祝福,也是息息相關的。從2:26-27節的交叉平行更可以延伸看到:
A 我的百姓必永遠不至羞愧(2:26)
B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2:27上)
A’ 我的百姓心永遠不至羞愧(2:27下)
耶和華是以色列的神,也是列邦的神(2:27上,3:2、12、14、17),更是全地的主。從創造到救贖,上帝都是有恩典和憐憫的。綜合整本約珥書來看,「耶和華的日子」是先要臨到以色列民,神的子民,並今天信徒的身上(1:15、2:1、2:11和2:31-32)。但是,這審判的日子,也是臨到列邦萬民的身上(2:32、3:2和3:14)。上帝的救恩是藉著選民以色列人叫地上的萬族都得福(創12:1-3),神的心意是要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救恩先是從耶路撒冷,猶太…直到地極(太28:18-20,徒1:8);先知的預言主要不是為了預測將來,或是為未來寫下一些不能改變的預定,乃是為現實提供正確的圖案和解釋,喚起悔改的心,指出神悅納的方向;祂的審判和拯救信息,不單給當時代的人,也是給後世歷代的人(啟11:15-18)。
結論
在耶和華的日子,祂要審判百姓和列邦,神藉著大自然的災難,甚至興起仇敵來攻擊子民,是無人估計得到、抵擋得住。這可能是描述將來國家被亞述和巴比倫所滅;然而,凡悔改求告主名的人就必得救,猶大和耶路撒冷必存到萬代。這可能描述他們被擄回歸的時期,他們得著復興;這亦是預表新約耶穌基督的救恩,凡得罪神的人,只要謙卑承認過犯,求告神的名,請求寬恕,相信接受耶穌作救主和生命的主,將會永遠與主同在,享受永恆的安息。
難題
本書未記年代:根據內證的推理,是大祭司耶何耶大攝政,約阿施作王的時期,因未曾提及君王,長老和祭司似乎承擔領導國家的重任。而當時猶大的敵人是腓尼基人、非利士人、埃及人、以東人(三4,19),不是亞述人、迦勒底人,故背景是較早期。珥三6所提的希臘人,可以是奴隸販子,從近東擄人到希臘當奴隸,而不一定指希臘人走上歷史舞台時(較晚期)。
討論與分享
一、對你而言,那些社會現象或社會變動會令你覺得是大難臨頭、彷彿末日來到?
二、當上帝的審判來臨時,你會有怎樣的反應?你要作怎樣的準備?(珥 2:32)
三、如果耶和華的日子明天就來臨,你今天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四、你曾經感受到聖靈的感動嗎?請分享聖靈在你身上的工作。(珥2:28-31)
五、你對靈恩運動的認識與看法如何?請分享。
資料來源:
http://www.hebrew.idv.tw/injoel.htm
http://ce.fhl.net/liang/laa/laa-004.htm
http://www.wretch.cc/blog/pcnubhee/7449602
http://a2z.fhl.net/php/pcom.php?book=3&engs=Joel
http://www.bcvchinese.org.au/journal_articles_11_5.htm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4%84%E7%8F%A5%E6%9B%B8
http://www.konline.org/biblestudy/JBS_B/BIB_A/OV_D/V29_JOE_OT.doc.html
http://tw.myblog.yahoo.com/margaretchuo/article?mid=7785&next=7774&l=a&fid=20
http://www.lsmchinese.org/big5/07online_reading/lifestudy/ot/read.asp?no=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