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hua約書亞記blog roodo com hsliou100.jpg

約書亞記5W簡介 Joshua  compiled by mini江敏妮

 

 

~~ 得那地 ~~

 

What (續)

 

大綱

 

一、進入迦南(一~五)

        1、勉約書亞——信心的基礎()

        2、窺耶利哥——信心的謹慎()

        3、過約但河——信心的危機()

        4、立石為記——信心的見證()

        5、佔領吉甲——信心的磨煉()

二、戰勝迦南(六~十二)

        1、耶利哥傾圯——信心的彪柄戰果()

        2、亞幹的罪惡——信心的暫時癱瘓()

        3、艾城的擄掠——信心的重新得力()

        4、基遍的聯盟——信心的危險陷阱()

        5、諸王的崩潰——信心的大獲全勝(十~十二)

三、佔領迦南(十三~二十四)

        1、迦南的劃分——信心的報償(十三~十九)

        2、逃城的建立——信心的保護(廿)

        3、利未的產業——信心的供應(廿一)

        4、見證的祭壇——信心的合一(廿二)

        5、約書亞離世——信心的延續(廿三~廿四)

 

神學專題

 

【領袖的質素】

 

一、要謹守遵行神的話(一8

二、接受神的主權(五14

三、是個禱告戰士(十12

四、家庭的見證和支持(四15

五、領袖的產生

        1、真理的領受

        2、有事奉的操練

        3、門徒訓練

        4、注意兒童和青少年工作

 

【聖戰與神的屬性】

 

一、意義:

() 百姓是神的百姓,是神的軍隊(出十二 41;士四 14

() 以色列的爭戰即耶和華的爭戰(申三 22;士五 31

 

二、策略:

() 遠方城池

1. 先禮後兵(書九 3-14

2. 除滅男丁,可取掠物(二十 13-14

3. 不可留者乃偶像上之金銀(七 25-26

() 鄰近城池

1. 滅絕盡淨(二十 16-18;廿七 17;參七 1-2

2. 五不政策(七 2-3

 

三、原因:

() 罪惡滿盈(申九 4-6;創十五 16

() 防百姓效仿其祭拜方式(申十二 30-31;二十 18;參七 416

() 百姓的特殊地位-聖潔,在地上見證神的公義,對罪的態度

 

征服迦南的道德問題,可以用「聖戰」的觀念來解釋。「聖戰」的主旨,正能解釋以色列為何要毀滅那些原居民(申七16,二十16-18;書六21,八24-26,十102830353739-42,十一11)。在「入侵的倫理」中,可能得著解釋;按照這看法,以色列是神審判迦南列國的工具。此論據跟迦南人的罪惡有關(創十五16;利十五24-28;申七2-52526,十二3031;書二十三7;士二11)。然而,正典描述征服的進程時,將責任放在迦南人身上。他們揮軍與以色列爭戰(民二十一21-35;書七45,八51617,九12,十1-6,十一1-5,二十四11)。故可以辯解說,在戰爭的過程中,以色列人曾誠懇地與諸王和解(民二十一21;申二十1011),可惜被拒絕。諸王反而在戰爭中採取了主動。毀滅原居民的責任,因此便該落在諸王的身上。然而,這一切只是引證神在人類歷史中的作為,聖經對此簡明地指出:「因為耶和華的意思是要使他們心裏剛硬,來與以色列人爭戰,好叫他們盡被殺滅,不蒙憐憫,正如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書十一20)就如法老一樣,即使耶和華使他硬心,他也要對埃及的災禍負上責任。所以,迦南地的統治者,也要對其居民被滅負上責任。聖經對征服迦南的記載,肯定了人的責任和神的主權的奧祕,卻沒有加以解釋。

 

【征服的性質】
 

對於征服迦南,有著不同的解釋。傳統的看法是突擊進攻,結果完全佔領全地,但這並不配合全書的整幅圖畫。這卷書真實地描繪了仍需繼續進攻的地區(十三1-7),以及原居民的軍事實力(十三13,十五63,十六10,十七12131618,十九47)。此外,約書亞亦曾答應,當以色列的人口和需要增加,主會繼續幫助他們佔領土地(廿三5)。佔領迦南是分為兩個階段:征服和逐步佔據(出廿三2930;申七22)。
 

批判家曾提供另一些模式。其中一個假設是,有些以色列支派在毫無阻力下進入迦南,而且在示劍周圍定居;反之,另一些人則需要以武力闖入那地。另一個假設則是移民一批一批進入迦南,然後訂定條約(近鄰同盟),所發展的傳統,令每個支派原初清晰的起源都變得含糊了。

 

【得業(十二-廿四章)大綱】

 

第十二章──總括記載所殺諸王

第十三章──分他給二支半派

第十四章──分地給九支半派

第十五章──猶大所得之地

第十六章──以法蓮所得之地

第十七章──瑪拿西所得之地

第十八章──便雅憫所得之地

第十九章──西緬所得之地

第二十章──逃避之城

第廿一章──利未人所得之地

第廿二章──約書亞祝兩支半派的人,遣歸其地

第廿三章──約書亞之遺命

第廿四章──約書亞述主之恩

 

【人得地的盟約】

 

迦南地的民族又高又大,落後的以色列人為核能戰無不克,攻無不勝?因為神案著他所應許的,成就了。本書大部分篇幅討論選民如何佔領迦南,以及把地抽籤分給十二支派,正強調神成就了賜迦南地給列祖為業的應許: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應驗了(廿一45)。但是,神同時也要求以色列人需專一侍奉神,守盟約,否則必會被趕出所得的地土。

 

【奮力於得業的人】

 

一、迦勒(十四14;十五14)——他雖年事很高,但志力不弱,雖屆八十五歲的高年,仍奮力奪取希伯崙

二、押撒(十五18,19)——他得到了田,又去求水泉,這是訓我們對於靈業當存一不知足的心

三、約瑟的子孫(十七11-15)——他們以為一鬮之地,不夠居住,他們要求更多的地,故約書亞就叫他們自己去奮力爭取,蓋還有許多可得而未得的地方

四、但族(十九47)——他們越過原有的地界,上去北方攻打利善,擊殺其中的人,得了那城,住在其中,以他們先祖但的名,將利善改為但

五、利未人無業(十四1-5又十三33)——各支派分完地業之後,由各支派各劃出一部分的地給利未人居住,故利未人是沒有甚麼產業的,然耶和華就是他們的產業

 

【約書亞記有何重要預表】(書一1 2)

 

本書乃論到以色列人出埃及後,進迦南而完成神的救贖之結果。摩西預表律法,律法不能給以色列有罪的百姓得勝,引他們進迦南。約書亞和希臘文耶穌的名字原意相同——耶和華為救主,繞能領他們進迦南。在本書中有以下幾樣很重要的預表。

 

1  約書亞Joashua——(意救主),預表基督,因此他是繼承摩西之後,(書一1 2,約一17,來八3 4,十4,來七18 19,加三2325)。領人得勝(書一—十二,羅八37,林後一10,二14)。作人中保(書七59,約壹二1)。分派人得產業。(書十三一廿一,弗一11 14,四811)。

2  喇合Rahab——(意寬大),預表信徒因信得救。她藉著得救的住紅線繩子,預表基督拯救罪人脫離死亡的寶血。(羅十9 13,雅二25 26,書二18 21,利十四4 6,來九1922)。

3  過約旦河Jordan——(落下者),預表信徒受浸,與主同死,同埋葬,同復活。(羅六611,弗二5 6,西三13)。

4  進迦南Canaan——(窪地),預表信徒與主同死,同埋葬,同復活,進入屬天的生活和境界。那裡有屬靈的爭戰和得勝,而是蒙福的地方。此處不是天堂的預表,因天堂沒有戰爭。(書廿一4345,弗一3)。

5  亞幹Achan——(意攪擾者)。他的罪連累了以色列人全民,預表教會中一個信徒犯罪,如同「一點面酵能使全團發起來」,以致所有屬基督的兒女都受了虧損。(書七11 25 26,代上二7,林前五6 7)。

6  耶利哥城Jericho——(意芬芳)。神使以色列人受試驗繞城七天預表信徒在靈程中所遇到的難處,經歷試驗而得信心之增長。(書六2 3,雅—2 3)。── 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

 

http://www.tochrist.org/Doc/BibleStudy/JOS-Sze.pdf

http://www.goodnewscd.com/mandarin/Joshua_M.htm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06Josh/06index-T.htm

http://tw.myblog.yahoo.com/jw!qlNUHi6AHwQmYO1B3hIPkJAY/article?mid=151

http://www.fhl.net/cgi-bin/rogbook.cgi?user=webwork&proc=attach&bid=2&file=M.1264474440.A.1.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i 的頭像
    mini

    這是mini的部落格

    m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