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mazon.es/Poster-Corp-Prophet-Amos-Tekoa/dp/B07C3CHW9S
《阿摩司書》第1-9章 分享題 Amos compiled by mini 江敏妮
資料來源:聖經靈修版
牧人阿摩司得神默示論以色列,他所論的,你可明瞭?
1:1 阿摩司是南國猶大的一個牧羊和修理桑樹的人,卻蒙召向北國以色列發預言。那時候,以色列的政治正處於巔峰狀態,經濟繁榮昌盛,但屬靈的景況卻是一塌糊塗。全國到處都敬拜偶像,在伯特利這個宗教中心尤甚。阿摩司也像何西阿一樣受神差遣,斥責這種種社會及宗教的腐敗情況。大概在阿摩司預言發出之後的三四十年間,亞述起兵摧毀北國首都撒馬利亞,並征服以色列(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92至740年,烏西雅作猶大王,公元前793至753年,耶羅波安二世作以色列王。
阿摩司的家鄉提哥亞,可真是地靈人傑……
1:1 阿摩司的家鄉提哥亞坐落在猶大起伏不平的曠野上,在耶路撒冷以南約十六公里的地方。遠在阿摩司出生之前,提哥亞曾有一位聰明的婦人,設喻感動大衛,使大衛饒恕了背叛的兒子押沙龍(參撒下14:1-23)。
平凡的生命,神所用的生命!真的嗎?神也會用微小的我?
1:1 阿摩司既牧羊又為人修理桑樹,這些看上去都不是一些所謂「屬靈」的工作,但他卻成了神的代言人。同樣,你的工作不一定令你有屬靈或成功的感覺,可是只要你緊守神給你的崗位,你的工作就十分重要了;因為無論你的職業多麼平凡,神都能藉你做出種種不平凡的事。
地震,聽起來也很可怕,不知道其他地方可有提及?
1:1 先知撒迦利亞和其他歷史記載中,都提到這段時期曾經發生過一次地震(參亞14:5)。
耶和華神如怒吼的獅子!這怒吼,是針對誰而發呢?
1:2 聖經往往把神描繪為牧人,祂的子民是祂的羊。作為牧人,神一直引領和保護祂的羊群。然而,在這裡,神卻被形容為怒吼的獅子,準備吞噬一切邪惡不忠之徒(參何11:10)。
迦密的山頂將枯乾,又有甚麼希奇?難道……
1:2 「迦密」意指肥沃的田地,是極其富饒之地。若整片土地都枯乾,那一場旱災必是非常嚴重的。
這大馬士革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他的命運……
1:3 大馬士革是亞蘭的首都。過去,亞蘭曾是以色列最難抵禦的敵人,但自公元前732年亞蘭敗於亞述之後(參王下16:9),大馬士革就不再是一種威脅了。
推羅受罰,以東受罰……猶大所犯的罪較少,不用受罰吧?神不是那樣的?那……
1:3-2:6 阿摩司向以色列周圍列邦宣告神的懲罰,連猶大也不能倖免。此刻,以色列人聽見向列邦發出的種種指責,可能會歡聲雷動;然而,阿摩司旋即宣告神對以色列的懲罰,他們並不能因為周圍的人所犯的罪比自己嚴重,而得倖免。神是一視同仁的,祂以公平正直審判眾人。
三番四次地犯罪,罪犯了一次還不知悔改?人竟是這樣的?你說,可以不是這樣的……
1:3-2:6 當神逐一譴責各民族時,都說他們三番四次地犯罪,可見每一個民族都不斷敵擋神,拒絕遵行祂的命令。久而久之,犯罪的行徑可變成一種生活的方式。忽視或否定自己的罪其實於事無補,我們必須在神面前認罪,祈求祂赦免,真心改過自新;否則,我們只會繼續犯罪,無望得救。
哈薛的家,不就是……
1:4 「哈薛的家」指亞蘭王;便哈達是哈薛的兒子(參王下13:24)。
必被擄到吉甲,其實代表了……
1:5 亞蘭人曾在吉珥作奴隸,但現在他們已自由了(參9:7)。宣告亞蘭人再回吉珥,就好比說以色列人要回到埃及再作奴隸一樣(參出1章)。
非利士所剩的都必滅亡!因何緣故?
1:7-8 非利士是威脅以色列的宿敵。迦薩、亞實突、亞實基倫和以革倫是非利士五大城市中的四個,至於第五個城市迦特,大概已被毀滅。所以阿摩司是在指出整個非利士民族也要因其罪被毀。
並不記念弟兄的盟約!推羅背棄了誰?
1:9 推羅是腓尼基的兩大城市之一,曾先後與以色列立約,承諾供應香柏木給大衛建造宮殿和聖殿(參撒下5:11;王上5章)。
同根生,奈何相爭停不了;最後的景況……
1:11-12 以東和以色列都是以撒的後裔:以東源自以撒的長子以掃,以色列則來自以掃的孿生弟弟雅各(參創25:19-28;27章)。然而,這兩個民族就好像他們的祖先一樣,不斷爭競。在以色列落難之時,以東幸災樂禍。為此,神應許要從南邊的提幔直至北邊的波斯拉,完全毀滅以東。
亞們人的祖先,等我想想,啊,是了,就是……他們所犯的……
1:13-15 亞捫人是羅得和他小女兒亂倫所生的亞捫的後裔(參創19:30-38)。亞捫人一直敵視以色列人,即使以色列人轉而敬拜他們的偶像,他們還是要起來攻擊(參士10:6-8)。掃羅受膏作以色列王之後,第一場勝仗就是與亞捫人對陣(參撒上11章)。拉巴是亞捫的首府。阿摩司預言亞捫人遭毀滅一事,終於由亞述人的進攻應驗了。
摩押兇殘成性,終受審判;從其身上,我得著了……
2:1-3 摩押人是羅得與他大女兒亂倫所生的摩押的後裔(參創19:30-38)。摩押王巴勒曾僱用先知巴蘭咒詛以色列,以為可以使他們敗陣(參民22-24章),但巴蘭口中所說全是神賜福的話,結果巴勒事與願違。不過一些摩押女子引誘以色列人得手,使他們轉而敬拜巴力(參民25:1-3)。摩押人素以殘暴著稱(參王下3:26-27),考古發現,在一塊名為「摩押石版」上記載著說,摩押人喜歡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猶大作為神的選民,仍背棄神拜偶像,終受罰;我們這些認識神的人,若也是如此……
2:4-6 所羅門死後,王國分裂。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組成南國猶大,由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統治;其他十個支派則跟隨背叛羅波安的耶羅波安,成為北國以色列。神因列國的惡行和殘暴而懲罰他們;同樣,神也要因以色列和猶大輕視祂的律法而施行審判。列邦是因無知而沒有遵守神的道,但神的選民猶大和以色列,雖清楚知道神的要求,仍然置之不理,且加入外邦的行列去敬拜偶像。所以,如果我們認識神的命令卻拒絕遵行,就如以色列一樣,所犯的罪惡比別人更大。
先知是神的代言人,能否因為國家民族及個人利益而閉口或改變信息?為何?
2:4-6 阿摩司宣告神向以色列周圍列邦施行審判的信息,必定贏得其聽眾歡呼讚賞;不過他在宣告神對以色列的控告之前,也斥責了自己的國家猶大。
以色列的罪,加起來竟有——我們社會、教會不會如此吧……
2:6-16 神譴責以色列五種罪行:(1)賣窮人作奴隸(參申15:7-11;摩8:6);(2)屈枉貧寒(參出23:6;申16:19);(3)亂倫苟合(參利20:11-12);(4)借貸時取不當的抵押品(參出22:26-27;申24:6, 12-13);(5)敬拜假神(參出20:3-5)。
這些以色列人的信仰與生活分家,虛有其表;回看自己,我能「活」出我的信仰嗎?
2:6-7 阿摩司是在針對上流社會講話,因為在以色列,根本就沒有中產階級,只有極富和赤貧的人。有錢人遵行宗教禮儀,供獻額外的金錢,又到各處邱壇獻上祭牲。可是,他們心裡貪婪不公,甚至向無依無靠者取利。當我們忠誠地參與教會活動,遵行各種宗教禮儀時,切忌忽視別人的需要。神期望我們活出信仰,就是向有需要的人施以援手。
先知不斷提醒,以色列人不斷忘記,啊,應是「我們」,是嗎?
2:9-11 先知不斷掀起百姓的回憶,要他們回應神所做的一切。當我們細閱這清單時,有沒有為以色列的善忘而感到愕然?但假如先知傳講的對象是我們,他又會對我們作何評價?神的信實提醒以色列人要順服祂;同樣,祂在我們身上所做的一切,也提醒我們要為祂而活。
連拿細耳人都犯罪!那時以色列的光景會是……
2:11 拿細耳人曾許下誓言要事奉神,誓言包括禁戒清酒濃酒和不剪頭髮。以色列人非但不尊重他們這種嚴肅及節制的生活,還迫使他們違背自己所許的誓言。如果連拿細耳人都腐化了,以色列中哪裡還會有甚麼善良?
那日,為何人都會喪?那是一個甚麼日子?
2:16 「那日」指亞述攻陷以色列、摧毀撒馬利亞、擄走百姓的日子(公元前722年)。在先知宣告這信息的數十年後,事情真的發生了。
有些人總說神何足懼,沒有神的人生也是如此的過;有時候,我心也在偷偷這樣想……
2:16 電影中的英雄常是無所懼怕的。今天,許多人都為自己塑造堅強不屈的形像。不過,對這種表面的勇敢,神並不為之動容。祂說當審判來臨之時,即使最勇敢的人也要膽怯。你認識一些認為沒有神也能度過此生的人嗎?切勿被他們滿有自信的言辭所影響。要知道神不怕任何人,而總有一天,全人類都要懼怕祂。
蒙揀選的,心只落在驕傲中,卻忘了……
3:2 神揀選了以色列人,使列邦都藉著他們認識神;因為神是如此應許以色列的祖先亞伯拉罕的(參創12:1-3)。以色列並沒有做出任何貢獻,使他們值得神去恩待,只因神願意,就賜給了他們這個特權(參申9:4-6)。可是,這特權卻引來了他們的驕傲和自滿,使其不再體察神的旨意,也不理會別人的苦況。
一連七個問句,預示了不同事情的發生,細心想想,這要告訴我們甚麼?
3:3-6 用一連七個排比的問句,阿摩司展示出兩件事之間的關係:一件事情出現後,另一件必尾隨而至。即是說,神給他的啟示是確鑿的,標誌著審判將要降臨。
一切都是從神而來……
3:6 這節經文指出,是神親自降災給以色列的。
先知的預言,提醒人要……
3:7 即使在烈怒當中,神也滿有憐憫:在懲罰降臨之前,神往往藉先知告誡祂的子民。昔日對以色列如是,今天對屬神的人也如此。神既然警告了我們,到刑罰真的來臨之時,我們就無可推諉。所以,神既已藉先知警告百姓,而他們仍然不肯悔改,當神降罰之時,他們便不可再向神埋怨,找理由搪塞。我們切勿輕視神的警戒,其實,這是神對我們的憐憫。
神的大能和審判,外邦人都要看到,我們還有理由質疑嗎?
3:9 亞實突是非利士的城市,也是大袞(外邦神祇)神廟所在地。阿摩司形容非利士和埃及均被傳召去見證以色列的大罪惡。可見,即使以色列最奸惡且敬拜偶像的鄰邦,也要目睹神如何審判以色列。
何為正直討神喜悅的事,還記得嗎?看來很多沒做!……
3:10 以色列再也不知道何謂正直的事。他們犯罪愈多,就愈會忘記神的要求。同樣,我們愈給罪惡留有餘地,它就愈抓緊我們;最後,我們便會忘記何謂正直。你是否正處於忘記的邊緣?
以色列人屢次犯罪,就算要悔改也……
3:11-12 此處「敵人」指亞述,它攻陷以色列後,所作所為一如阿摩司的預言:百姓散居外邦,以色列地為外邦人所佔據,以保太平。昔日,以色列的貴胄搶掠手無寸鐵的百姓;今日,他們也要手無寸鐵地被亞述搶掠。阿摩司更指出,即使以色列人肯悔改,也為時已晚:破壞將會徹底令一切蕩然無存。
追討祭壇的罪?這代表了甚麼?
3:14 神審判祭壇的罪,顯示祂否定了以色列整個宗教體系,因為它已受到嚴重玷污。「壇角」代表保護(參王上1:49-53),但虛假的壇角卻要被摧毀。如此,審判來臨之時,百姓就再也沒有聖所作為保護或避難之處(參4:4)。
欺負弱小,滿足私慾,這些婦人真要不得!我們或不至於此,但對於物質,我們的態度是……
4:1 以色列富有的婦人被叫作「巴珊母牛」,是嬌生慣養、受人阿諛奉承、吃盡山珍海味的一群(參詩22:12)。她們自私自利,為求滿足一己窮奢極侈的生活,就催逼丈夫壓迫那些無依無靠的貧寒人。我們也要切忌瘋狂地追求物質享受,要避免剝削別人又得罪神。
4:3 「哈門」也譯為「宮殿」或「欺壓之山」。
先知阿摩司也真是,竟叫百姓去犯罪?真不明白……
4:4 阿摩司用諷刺的口,邀請百姓到伯特利和吉甲去犯罪,反正他們在此兩地所敬拜的已非耶和華神,而是別的偶像。伯特利是神與雅各重立亞伯拉罕之約的地方(參創28:10-22)。如今,伯特利成了北國的宗教中心,耶羅波安更把偶像安置於此,使百姓不再回南國的耶路撒冷去敬拜神了(參王上12:26-29)。吉甲是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時第一個駐紮的地方(參書4:19)。在此,約書亞重立耶和華的約和割禮,百姓在此慶祝逾越節(參書5:2-11);掃羅也是在吉甲被膏立為以色列第一個王的(參撒上11:15)。
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我,我,我怕呀……
4:6-13 無論神用何種方法(藉饑荒、旱風、霉爛、蝗蟲、瘟疫或戰爭)警告百姓,他們都置之不理。以色列人既然沒有接受神的提醒,就要在審判之中面對神。他們這種態度維持不了多久,就要面對那位自己所拒絕、不肯服從的神,就是那位吩咐他們照顧貧寒者的神。那日,我們每一個都要面對神,向神交賬。你是否已作好準備面見神?
哀歌,為民而寫;人心可有同哀?可明瞭為何要哀?
5:1 阿摩司為他的聽眾作了一首哀歌,彷彿他們已被毀滅一樣。這必使百姓震驚不已,因為他們深信自己的財富和所持守的宗教禮儀可作自己的保障;但是,阿摩司卻為他們終必遭遇的毀滅而哀號。
在現今的世界裡,真的只有尋求耶和華的才能存活?
5:6 對於這個沉溺於罪惡,已近垂死邊緣的世界,只有一個正確的補救方法——「要尋求耶和華,就必存活」。罪惡的結局是毀滅,但尋求神卻必有盼望。遇到難處,要尋求神;遇有心靈上的不安或掙扎,也要尋求神。若有他人正在掙扎當中,就當勸勉他們尋求神。
公平成了茵蔯,公義被丟於地,這地本應是……
5:7 城門口本是公平審斷之地,也是貧寒者、受壓迫之人得釋放的地方;可是如今已變成貪婪和不義之處了。
今人如同古人一樣,追尋星座奧秘,其實在其奧秘背後人要知道的是……
5:8 昴星和參星是空中的星座。數千年來,航行者都確信恆星穩定不變,以致他們把生命和運數都寄託於此。然而,星宿穩定不變,井然有序,乃是要引導我們探索這一切背後的那位創造主。
責備人的被人怨恨,說正直話的被人憎惡,真是如此不堪?我們的世界呢?
5:11-12 「在城門口責備人的」指忠誠的審判官,是為正義而戰的鬥士。如果人因為秉行公義而遭他人嫉恨,這個社會必定混亂不堪;社會上如果到處在剝削貧寒無助者,又嫉恨真理,這社會必定會滅亡。
苦待義人,屈枉正直?我們或不會;但不看重貧寒人呢?……
5:11-12 為何神一再強調,並提醒我們對貧寒及有需要之人所持的態度?因為我們對富裕的人,或是對待地位平等的人所持的態度,往往只顯示我們想從他們身上得著某種利益。惟有貧寒人一無所有,不能帶給我們甚麼利益,我們所持的態度就直接反映出我們的真性情。我們應當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像基督一樣,只願付出,不望收取?我們對待貧寒人的態度,應當像我們希望神對待我們的一樣。
這裡所說的也許有點嚴重,但卻正好用以反省自己對貧窮人的態度;我的態度嘛……
5:11-12 以下是一般人對貧寒及有需要之人袖手旁觀的八個藉口:(1)他們根本不值得幫忙,他們自己闖出來的禍,自然要自己負責。(2)神要我幫助貧窮人,但不是現在。(3)我們不認識他們。(4)我也有自己的需要。(5)我所捐的金錢不是被浪費糟蹋,就是被竊取盜用,根本落不到他們手上。(6)我會因此而變得拮据。(7)我不知從何處著手,也沒有時間去做。(8)我微薄的捐獻成不了大事。
與其滿口搪塞之詞,不如反問有甚麼實際可行之法。你的教會有幫助他人的計劃嗎?你可否參加志願工作,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為貧困人謀福利呢?孤身一人,你能做的不多,但如果能結合眾人的力量,必成就大事。
先知的警告切中今日時弊,只是,知道如此我們可以做甚麼?
5:15 如果以色列能剷除假見證,清除賄賂及貪污等等腐敗的行徑和制度,堅持秉公行義,那就表明是由衷的改變。但念這經文時,切勿掉以輕心,或以為只是勸勉之詞,當知這是一項命令,要我們改革身處的法律及社會制度。
他們因何事而哭號哀號?竟要僱人去哭呢?
5:16 在以色列地,不為死人舉哀是極為糟榚的,因此,喪禮當中,號咷大哭是尋常的事。專職受雇的哀哭者(一般為婦人)會大聲哀號,並唱誦哀歌和弔唁文。阿摩司說,那時喪禮多不勝數,以致這些專職的哀哭者也供不應求,連農夫也要從田里被叫上來幫忙哭號。(參耶9:17-20)。
耶和華的日子嘛,就是……是 ……原來我不太明白,你呢?
5:18 在此,「耶和華的日子」指亞述軍隊即將帶來的毀壞,亦指神將來的審判。對忠心的人來說,「耶和華的日子」將會充滿榮耀;但對悖逆的人來說,這日子就是黑暗和毀滅。(關於耶和華的日子,參珥1:15。)
想望耶和華的日子,我會這樣想嗎?
5:18-24 百姓渴想耶和華的日子,以為到了那日一切困難都會解決。但神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耶和華的日子將要帶來公平正義,並按此帶來百姓因犯罪而應得的懲罰。
甚麼,人所行的儀式、獻祭,神都不喜歡,祂真正要的是甚麼?我又是以甚麼敬拜祂?
5:21-23 神憎厭百姓偽裝出來的種種虛儀和虛假的敬拜(「節期」和「嚴肅會」)。如果我們生活敗壞,只靠宗教禮儀及傳統去偽裝,神必鄙視我們的敬拜,也不悅納我們所奉獻的。祂要的是真誠的心靈,而非偽善者的讚歌。當你在教會敬拜時,你關心的是自己的形像,還是自己對神的態度?
怎麼他們仍在拜偶像呢?
5:26 在過去的日子,以色列已轉去敬拜各種星宿——寧取悅於自然界而不去取悅掌管大自然的神(參王下23:4-5);外邦的宗教容許人放縱情慾,或以各種手段致富。既然他們拒絕順服敬拜獨一的真神,其結果必是自招毀滅。
以色列真的會被擄到大馬士革?
5:27 以色列真的被擄到大馬士革以外的地方——亞述。神的懲罰不僅是擊敗他們,更要把他們完全趕離家鄉。
先知所斥責的安享自己天地的人,難道是我?我……
6:1-6 阿摩司將他的抨擊集中到住在以色列和猶大境內那些安享舒適奢華、自鳴得意的人身上。財富以及安舒的生活令人自覺安全穩妥。但神並不喜悅我們忽視別人的需要,祂要我們照顧別人,就如祂看顧我們一樣,神的國容不下自私無情。我們必須學習看重別人的需要,甚或看得比自己的需求還要重。善用自己的財富去幫助別人,是保障自己不驕傲自滿的一個方法。
狂妄自大的下場……
6:2 東方、北方和西方的大城,都因驕傲自大而被神毀滅。以色列既如他們一樣犯了大罪,昔日發生在列邦身上的結局,也必會在以色列身上重演。
財富是神所賜的,我沒有「躺在象牙床上」那麼奢侈,但我的錢用在窮人身上有多少?
6:4 象牙是進口貨品,是當時極為稀有的名貴奢侈品。即使是少量的象牙已象徵著富有,何況是一張鑲嵌著象牙的床!浪費在上面的資財,不知可幫助多少窮苦人。
房子越住越大——以此為榮耀?但是,好像有點不妥當……
6:8-11 百姓以建築華美的房子來炫耀自己的成就。當然,居住環境舒適並非罪過,但須小心,勿讓這些成為自滿及誇口的源頭。神把房屋賜給我們,乃是為了我們生存、事奉的需要,而非讓我們藉此自我誇耀。
戰戰兢兢,不敢做聲,連神名字也不敢提,是何原因?
6:10 阿摩司形象地描繪出從神而來的可怕審判:即使在悲苦患難之時,百姓也不敢提及神的名,恐怕會因此招惹祂的憤怒,帶來另一次審判。
以色列縱自誇得勝,但神卻宣告……
6:13-14 「角」指以色列東北邊陲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城鎮,尤其是與他們所面對的亞述相比。哈馬是在北方,亞拉巴則在南方;意指整個國家都要毀於亞述之手(參王下17:1-41)。
這一章充滿了異象……
7章 以下一連串的異象,是利用百姓熟悉的景像傳遞神的信息,包括蝗蟲、火及準繩。
神要降罰,先知遂即禱告;對於我們的國家社會,我們又……
7:1-6 神兩度把將要降臨到以色列的懲罰,藉異象預示給阿摩司看。阿摩司即時的反應都是祈求神不降罰與以色列。祈禱是帶有能力的特權;阿摩司的禱告提醒我們,要多為自己的國家祈求。
聖所不合神的準繩而荒廢,我的生命若不合神的準繩……
7:7-9 準繩是用來量度牆壁是否垂直的工具;傾斜的牆最終必倒塌。神希望百姓能與祂一同站立,因此,那些使我們彎曲的罪要立刻清除。神的話語就是準繩,叫我們察驗自己的罪。在神的準繩以下,你的表現如何?
阿摩司明明是先知,何竟會被視為叛國者?
7:10 像阿摩司這樣的先知,往往會被人看為是亂黨,是賣國賊,因為他們總是針對王和王的謀士,質疑他們的權柄,揭露他們的罪行。所以,列王總會視先知為敵人,而非真心幫助他們及國家的人,也不承認先知是來自神、代表神發言的人。
亞瑪謝身為祭司,竟不聽神的真理,是為了一己的權位嗎?我不會如他一樣吧……
7:10-17 亞瑪謝是伯特利的大祭司,代表以色列的官方宗教。可是,他並不關注神的信息,只在乎自己的地位是否穩固——保障一己的地位,竟然比認識真理更為重要。切勿讓你自己的慾望(如對聲望、權力及金錢的追求)把你捆綁在本來應該離開的工作或位置上。切勿讓任何人或事物阻隔你與神的關係。
我雖不配,但我願順服——這是阿摩司的態度,也是我的態度嗎?
7:14-15 雖然沒受過特別的訓練、教育或培養,阿摩司卻順服了神的呼召:「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順服是測試神的僕人是否忠心的靈藥。你是否順服神向你所發的呼召?
怎麼這些人雖守節期,心卻想著其他東西;我對神的態度當然不會如此——真的?你問。
8:5-6 這些商人都遵守節期,但並非出於真心。他們迫不及待地賺錢,幾乎連聖日及安息日還未過去就已等不及了。他們內心所關注的,只是如何致富,甚至不惜採用詭詐的手段,如大斗入、小鬥出,或出售已經壞了的麥子。你是每星期至少抽出一天休息及敬拜神,還是以賺錢為首要目標?即使你抽空來到神面前,你的心又是否真的在敬拜?宗教於你是否成了一切不道德行徑的虛飾?
雖聽到神的話語,他們卻不改變;今天有很多人連神是誰也不曉得,我可以為他們做甚麼?
8:11-13 雖然有阿摩司這樣的先知不斷把神的話語宣告出來,但百姓卻無動於衷。正因他們冷漠的態度,神說連他們聆聽祂話語的機會也要取走。今天,我們已擁有神的話語——聖經,但不少人仍在聖經以外到處尋求生命的出路。所以,你應該把他們引到聖經中來,引用各處針對他們的需要及困難的經文,使他們得著幫助。神的話語隨時可用。讓我們都來幫助別人認識神的話語,免得時候到了,他們再沒有認識神的機會了。
從祭壇開始,神宣告了祂的審判……
9:1 審判要從祭壇開始,因為祭壇是百姓生活的中心,也是他們期望得到保護和賜福的地方。這審判要臨到以色列所有的人,即十二個支派。解經家對祭壇的位置有不同理解:有的認為是伯特利的祭壇;但更可能是耶路撒冷聖殿內的祭壇。神要拆毀他們自以為安全的根基,好使他們回轉歸向祂。不過,神已應許要復興祂更新了的子民、重建毀壞的以色列。(9:11)
審判的烈燄令罪人驚恐,我也很怕呀,不用怕?如何可以?
9:2-4 陰間是死人之地,迦密山則是大山;兩者都像徵著遙不可及——沒有人能逃脫神的審判。對忠於神的人來說,這是個佳音;但在敵擋神的人看來,這卻是個噩耗。無論我們逃到山頂,還是潛入深海,神都必能找著我們,按我們所言所行的來審判我們。阿摩司把審判惡人形容得像深海、猛獸無情地追尋那些受咒詛的人。然而,對忠於神的信徒,審判只會帶來和平而繁盛的新天地。對你來說,神的審判是佳音還是噩耗?
神看以色列竟如看待列國,這表示了甚麼?
9:7 古實在埃及以南,對以色列人來說,是一片遙遠的蠻荒之地。迦斐託即克里特,是非利士人移居巴勒斯坦時落腳的小島。神審判以色列,跟審判列邦無大不同。祂不但是以色列的神,更是萬邦之神,統管萬民。
神雖懲罰以色列人,是因為愛;有時祂管教我,難道……
9:8 阿摩司向以色列人保證,神必不將以色列「滅絕淨盡」;換言之,懲罰並非長久,尚留有餘地。神是要拯救,而非刑罰;但在必需刑罰的時候,祂也不會按住不動。就好像充滿慈愛的父親一樣,神所愛的,祂就要管教,使他們改正。假若神管教你,你便當視之為神對你的愛,要欣然接受。
以色列全都被擄了嗎?全都失落了?那些忠於神的人呢?
9:8-9 雖然亞述要毀滅以色列,把以色列民擄去,但仍有人存留;早在數百年以前,對被擄一事已有預言了(參申28:63-68)。無疑百姓要在這次攻擊和被擄中被淨化,可是,沒有一個真信徒會因此而永遠失落。人間的審判制度縱然缺陷很多,但神卻絕對公平;罪人必逃不了,義人卻不會被忘記。真信徒必定不會失落。
現在倒塌了,將必重建。神這應許何時才應驗?
9:11-12 在懲罰來臨時,大衛家要成為「倒塌的帳幕」。神曾與大衛立約說,大衛必有一個後裔,永遠接續他的王位(參撒下7:12-16)。然而,以色列民被擄,使這個應許看來無法實現。不過,神說「到那日」祂要重建以色列國,使它恢復應許中的榮耀。這是同時向以色列和猶大所發的應許,這應許並非由地上政治領袖去實現,而是彌賽亞將來復興的屬靈國度,並掌權直到永遠。雅各曾引述這幾節經文(參徒15:16-17),指出這應許是藉基督的復活和教會(包含猶太人和外邦人)來實現的。「得以東所餘剩的」是指彌賽亞的國度乃是普世性的,也包括外邦人。當神把外邦人帶進來的時候,便是把那被破壞的重新建立起來。外邦人也被召集起來後,神便要重新復興新以色列的榮耀。所有以色列的領土,將來都要成為神國的一部分。
接續收割,是大豐收嗎?
9:13 這節經文描述那時的穀物大豐收,百姓收也收不完。
世人似都忘了神,先知仍堅持行神的道;我可以如他一樣嗎?
9:13-15 阿摩司時代的猶太人,早已把神向他們所施的愛和眷顧忘得一乾二淨。有錢人過著無憂無慮、舒適安逸的生活,對有需要的人卻袖手旁觀。他們遵守宗教禮儀,期望藉此討神喜悅,但心底裡對神卻沒有一點愛。故此阿摩司宣告,他們要因自己的惡行遭神毀滅。我們切不可以為參加教會、表面上作個好人就已經足夠了。神期望我們對祂的信仰能深入到人生每一個層面,彰顯在每一個行為上,也延伸至周圍環境和所接觸的人之中。我們應以阿摩司的話作為鑒戒,按神意旨,盡忠為主而活。
參考:阿摩斯書 5W簡介
https://cat51332002.pixnet.net/blog/post/70863391
◎資料來源:
聖經靈修版
http://bible.now.cc/
https://www.w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