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七教會書 by 巴克萊譯by鄔志堅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jpg
 致七教會書 / 巴克萊著 / 鄔志堅譯

啟示錄第二至三章 分享題()  Revelation  Q&A  by mini 江敏妮

    
教會的演變及主的呼召(續一)

請寫出亞細亞七教會的問題?與給現今教會的信息、有何關聯?
我們的教會與亞細亞教會七個教會中的那一個最接近?(續一)

三、別迦摩

經文:2:12-17 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那有兩刃利劍的,說: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然而,有幾件事我要責備你:因為在你那裏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訓;這巴蘭曾教導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你那裏也有人照樣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所以,你當悔改;若不悔改,我就快臨到你那裏,用我口中的劍攻擊他們。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

主後三百十三年至第六世紀羅馬教皇形成為止。

教會的變質:撒但知道用逼迫的方式不但不能摧毀教會,反而促成福音的廣傳普及,所以就改變了方式,利用康士坦丁大帝想要藉信徒鞏固政權之野心,使羅馬政權介入信仰。基督教成為國教,教徒受優待和保護,於是為了現實的利益,許多未曾重生而貪圖利益的人,紛紛加入教會。政權和教會的極大聯合,有如結了婚,使教會成了高樓。教會本來是滿了生命子粒的芥菜,一夕之間長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太十三419就知道是那惡者,也就是弗二2所說的空中掌權者、邪靈)來宿在它的枝上(太十三31~32)。教會本來是神的居所,現在卻成了有撒但座位之處(啟二13)

()安提帕的被殺(啟二13):整本新舊約聖經中,只有這一節的記載題到安提帕;可見他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平信徒。雖然不為人所知,但是神知道,並且稱讚他是「我忠心的見證人」。很多人想要出名,有好名聲,連事奉神的神聖事工上,都滿了「某某神學博士」,「某某名佈道家」,「某某大使徒」,「這個時代的領袖」,「獨一的執事」等等的宣傳和頭銜。自高自大是來自撒但,成為高樓也是出於牠。這些所謂的屬靈大漢能否成為得勝者,是否有分於千年國度的榮耀,恐怕很有疑問。但是個名不經傳的「安提帕」,他鐵定是一個與基督一同作王的得勝者,因為神自己肯定了他。而因著他的忠心見證,使好些人受到激勵。所以主對別迦摩教會說,「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被殺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啟二13)

()巴蘭的教訓:彼得說,「巴蘭就是那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彼後二15)。巴蘭為著錢財,曾經企圖使神的選民和外邦世界聯合,把外邦偶像和女子帶進以色列中,叫他們喫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政權的介入,使教會與世界聯合,又把各種宗教,偶像帶進教會中。拜偶像就是犯了屬靈的淫亂。今天很多政治家,為了金錢,為了選票,明目張膽地在各廟宇進出,一手聖經,一手佛經,美其名證道,卻大談政治,要把佛誕日列入國定記念日,使政教大聯合。往日別迦摩教會的混亂,今日重演在世界各地的基督教中。

()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尼哥」之義乃是征服、在他人之上;「」是普通百姓、平信徒。所以「尼哥拉」就是爬在平信徒之上。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就是製造階級制度,取代平信徒那種直接讀聖經、禱告、事奉,盡各肢體的功用。教會生活中,需要有一些生命比較長進的人,作牧養、教導、幫助,成全那些生命程度比較幼稚的人。但千萬不要形成包辦、取代,甚至是轄制人的制度。因此彼得勸那些與他同作長老的人,要認識他們牧養的職責,不可轄制所託付他們的,而要作群羊的榜樣(彼前五3)

()口中的劍:在第一章中曾經說過,主口中的劍在教會中,不是一劍穿心殲滅眾敵人的劍,而是顯明,棄除污穢,解剖醫治,潔淨,審判的劍。將來我們站在基督審判台前所要面臨的,也是這一把口中的劍。

呼召得勝者:「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啟二17)。雖然「嗎哪――基督的話――是所有信徒共同的生命糧(約六35~51),但因著信徒生命程度不同,對主渴慕的程度也不同,忠心程度不同,有的人只能喫奶,不能喫乾糧,就是還不能領受仁義的話(來五12~14)。有的話是信徒還擔當不了(約十六12),有的話是主不願意對那些不忠心的人說(撒上三1),有些話是只對忠心的人說,對於其他的人是隱藏封閉(但十二4)。有些話,主特意保留到千年國度時,只對能進入國度的得勝者說,那就是這裏所說的隱藏的嗎哪,只賜給主所愛的得勝者。至於寫在白石上的新名,是主賜給得勝者,與祂一同作王者的愛稱,封號。今天有很多人追求在人面前的好名聲,但很可能因他們的吹號揚名,得人的榮耀,已經得了人的賞賜(太六2),等到主再來的時候,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太七23)。凡是清心愛主的得勝者,並不需要揚名被人稱讚,只要像「安提帕」蒙主按名認識,就心滿意足了。

四、推雅推喇

經文:2:18-29 你要寫信給推雅推喇教會的使者,說:『那眼目如火焰、腳像光明銅的 神之子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又知道你末後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我的僕人,引誘他們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我曾給她悔改的機會,她卻不肯悔改她的淫行。看哪,我要叫她病臥在床。那些與她行淫的人,若不悔改所行的,我也要叫他們同受大患難。我又要殺死她的黨類(原文是兒女),叫眾教會知道,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至於你們推雅推喇其餘的人,就是一切不從那教訓、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的人,我告訴你們,我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但你們已經有的,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轄管:原文是牧)他們,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我又要把晨星賜給他。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第六世紀羅馬教皇的產生,羅馬天主教的形成直到主的再來

教會的情形:

()教會演變為全世界統一支配:經上告訴我們,從宇宙整體而言;基督是教會的頭(西一18),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的豐滿(弗一23)。從地方的出現而言,一個城市一個教會,各自為政,沒有總會,沒有隸屬。沒有教皇,沒有轄制,也不是政府有政權。主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理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太二十25~27)。所以在使徒時代,各地方的教會,從未隸屬過任何地方的教會,也沒有教皇統一支配,統一管理。一個時代,一個領袖是舊約的時代,基督尚未成就救恩,聖靈尚不能內住,作每一個重生信徒的生命之前的權宜措施。但在新約的時代,主不要尼哥拉一黨的人,不要階級制度,更不要有教皇統一支配,轄制人的制度。頭號使徒彼得說,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彼前五3)。現在的教會竟然墮落到人的組織,政治化。

()主的反應:「那眼目如火燄,腳像光明銅的神之子(啟二18)。主是察驗人肺腑心肝,能知道人的隱情,而用祂的話語,聖潔,公義的火燄來審判教會的神子。羅馬天主教高抬馬利亞,但主的身位,身分是神子,不是人子。馬利亞只是一個信徒,並沒有特殊的地位。

()個別的信徒:從個別的一面來看,天主教裏面也有真正重生,愛主的信徒。這些人雖然在天主教裏,卻是不太同意天主教變質真理教訓的人。就是屬於24節的推雅推喇其餘的人,就是一切不從那教訓,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的人。他們雖然受了組織的逼迫,加害,卻仍然持守真理。所以他們的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都是蒙主稱讚。他們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行了許多善事。歷史告訴我們,死於來自天主教組織逼害的信徒,遠比往日羅馬帝國政權的加害而殉道的更多。

()耶洗別:耶洗別就是以色列亞哈王所娶的外邦女子,她引誘百姓去拜巴力(王上十六30~32),把神的百姓陷在敬拜偶像的罪裏混亂神的話,混亂信仰。教會甚麼時候越過神教導人,就是落在耶洗別的原則裏,是婦人說話,天主教的教皇、大主教、主教、神父,越過聖經的教訓去教導人,這就是婦人說話。婦人把麵酵拿來,藏在三斗麵裏,直等全團發起來(太十三33)。天主教在聖經之外,加上教皇的規條,許多信條,許多信經,混亂了純正的真理。在改教之前的天主教,禁止信徒讀聖經。他們只能聽神父的教訓,加麵酵的教導。天主教也把瑪利亞的偶像,以及許多使徒,古聖的偶像帶進來,以致偶像林立,一如耶洗別巴力廟的偶像一樣。

()香的祭祀:天主教也充滿了許多的祭祀、彌撒、敬拜的儀文形式,把信徒從靈裏的敬拜帶開,落在外面宗教的儀式裏面。

()行姦淫:拜偶像,喫祭偶像之物,就是行屬靈的姦淫。不只是耶洗別(代表天主教的帶頭人物)行姦淫,也帶他的黨類(兒女),就是教會裏的信徒與他行淫。這些人若不悔改,都要遭受審判,遭受痛苦、患難。23節的「我要殺死他的兒女」,很可能就是指第十七章敵基督的軍隊來毀滅大淫婦(天主教)說的。

()撒但深奧之理:神的話,並沒有是而又非的(林後一18);信徒只要肯自己讀聖經,神是說,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來八11)。因為真理的聖靈,祂要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3)。但是天主教的信條,信經,把這裏加一點,那裏加一點,使他複雜化,奧祕化,變成撒但深奧之理。例如,當初神對亞當說,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喫,因為你喫的日子必定死(創二17)。但是撒但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喫園子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創三1),又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喫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三4~5)。可見,經過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這裏一點,那裏一點,便成了撒但深奧之理,以致信徒們仰面跌倒,而且跌碎,並陷入網羅,被纏住(參照賽二十八10~13)

呼召得勝者:「但你們已經有的,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們權柄制伏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我又要把晨星賜給他。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二25~29)

()應許和呼召的順序改變了:前三個教會都是先說,「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然後纔應許要怎樣對待得勝者,但從推雅推喇教會起,這個順序改了。很顯然,前三個教會,是在教會中呼召得勝者,以後是只對得勝者說話,而對教會其餘的,已經不太存甚麼期望。

()持守已有的:主認同那些得勝者已經有的,他們只要能持守已經有的直等到祂再來,就是得勝者。

()鐵杖轄管:這裏的轄管原文的字義是牧養。鐵杖在整本聖經一共出現過四次;詩篇二9;啟二27,十二5 ,十九15。啟示錄十九章15節,很顯然是指著再來的基督說的。但是本章的應許是給教會中的得勝者。所以鐵杖牧養是指得勝者在千年國度裏與基督一同作王(啟二十4),用神所賦與他們的權柄,把原來的天下萬國,就是撒但統治下產生的組織、制度,人天然的性情、看法等等,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使萬國的百姓,在基督裏面同歸於一(弗一10)牧養照管他們。

()把晨星賜給他們:主說,我是明亮的晨星(啟二十二16);所以把晨星賜給得勝者,就是在基督公開降臨之前,先被提到天上,享受祂作獎賞。至於基督公開降臨的時候,祂是公義的日頭,一方面燒盡所有狂傲的,和行惡的,另一面醫治敬畏祂名的子民(瑪四1~2)

參考資料查經資料大全。教牧與教育小站
http://ce.fhl.net/liang/la/la-010.htm
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66Rev/66index-T.htm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90315041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i 的頭像
    mini

    這是mini的部落格

    m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